由國際歐亞科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的“21世紀科技促進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出席會議并致辭。他說,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挑戰的緊迫性越來越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此論壇很有意義,體現了科技工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愿望,也將給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見解。 路甬祥指出,科技進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經驗就在于創新與合作。當今時代的創新與合作,已不僅是個人和團隊的創新,也是整個民族、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創新;當今時代的合作,也已不僅是少數群體間的合作,也更需要全球范圍的大合作。人類面臨的挑戰嚴峻,任務艱巨,但也意味著合作的空間和潛力巨大。他希望科技工作者本著“地球伙伴”的精神攜手前行,通力合作,求真務實,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歐亞科學院副院長宋健表示,面對全球化的浪潮,亞洲各國都已認識到加快科技進步的重要性。作為一家國際......閱讀全文
近日,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環境保護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郭敬就《指導意見》與《規劃》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指導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目錄前言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一)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文化根脈和精神源泉(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三)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
在今年9月結束的歐亞經濟論壇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能源部生態管理與監督委員會副主席祖爾福哈爾·若爾達索夫表示,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的倡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哈薩克斯坦連接歐亞大陸,是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可靠伙伴。“一帶一路”作為連接歐亞的一條通道,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夠把中國與歐洲國家聯系起
3月20日電,“北京的空氣質量得到很大改善。過去五年,北京深受空氣污染困擾;而今年,北京迎來了美麗的藍天,幾乎每日都是天朗氣清,這讓我印象深刻。”土耳其駐華大使約南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就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土耳其駐華大使約南近日接受新華網專訪。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