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清華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除了延續往年的招生政策宣講、各院系及兄弟院校面對面咨詢等活動外,清華今年還設立了招生咨詢微博互動平臺,各省市招生組、各院系、學生代表與清華名師通過微博在線咨詢答疑。 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于涵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考招生不僅承擔著選拔人才的重任,還肩負著培養人才的使命,因此招生中對人才的評價既要承‘前’,引導對基礎教育的多元評價,也要啟‘后’,為高校的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我們的目標是招到真正的好學生,因此評價標準尤其重要。學生的優秀絕不簡單等同于考試成績的優秀,更遠非高分所能涵蓋。”于涵說,這就需要建立針對考生的綜合評價體系。 于涵表示,綜合評價體系并不意味著對每個學生進行完全一樣的綜合選拔:“那是狹義的,我們理解的綜合評價體系是要因材施招,既可以把優秀的人才分成不同的類別考量,也可以對學生不同方面的才華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是我們招生......閱讀全文
“這一周我的時間都排滿了。” 3月21日~27日,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正在舉辦第七屆清華大學建筑節能學術周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系教授江億作為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 記者在清華大學建筑館王澤生報告廳見到了江億,正在講臺上作報告的江億神采
很多網友看到最近在西北工業大學閉幕的第44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EC-Final的成績表,都忍不住說“像C9League內部游戲嘛”。冠軍是清華大學隊,前十名擠滿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的隊伍。其中有一支隊伍顯得很“獨特”——五點共圓(Time Flies very
消磨了孩子們終生追求科學的興趣,是當下教育的一大弊病 章啟群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哲人與詩——西方當代一些美學問題的哲學根源》、《伽達默爾傳》、《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等著作,并在各類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30余篇。 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升學率仍然是衡量中小學教育的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中國高等教育,您會選擇什么? 這并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一年中,高教界發生了太多形形色色的悲喜劇。這其中,有對高考恢復40周年的感慨,也有對學術造假行為的憤怒;有西湖大學成立時的希望,也有高校教師自殺事件背后的憂心忡忡…… 這是失望與希望交織、欣喜與憤
2014級大學新生已經進入大學校園,一些填報經濟管理類專業卻未能如愿的學生,已經在考慮通過轉專業進入經管專業。近幾年,大學經管專業普遍火爆,報考人數和招生分數都水漲船高。與此相對,一些基礎科學專業卻備受冷落,成為很多學生被調劑到的專業。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
在很長一段時間,高考生和家長、老師心目中好大學的標準是就“985”和“211”。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問:現在是否還保留985、211工程高校的稱呼?985、211工程高校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到底是什么關系? 最近,教育部對此問題作出了官方正式回復: 截圖來自教育部網站問題:請問2006年12
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名聲在外。很少有人知道,山東中醫藥大學也曾經辦過少年班,專攻中醫。87級少年班同學與老師在運動會后合影。資料照片中醫少年班使用的校編教材。資料照片山東省青州市青龍回民小學組織學生到中藥店參觀體驗。 “少年學醫在泉城,書聲瑯瑯震寰中。” 看似尋常的詩句,訴說的就是這段佳話
7月9日晚,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公布了ESI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十年又四個月)的統計數據。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一般都是在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的一年的數據。 剛剛經歷高考的各位考生面臨填報志愿的問題,ESI是理工科考生填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