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如何辨別監控食品中的添加劑也是食品監管行業正努力解決的問題。日前,“蘇州大學-法國愛迪特測控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在園區獨墅湖會議酒店舉行,蘇大與法國愛迪特公司聯合共建的實驗室,將針對此類問題展開研究。 據了解,法國愛迪特集團是國際知名的在線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全球生產供應商,在激光、微波和紅外技術領域占據歐洲70%的市場份額,是歐洲高新技術的領軍企業。此次,該企業與蘇大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將建在蘇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內,一期投入建設資金約300萬人民幣,租賃場地面積約400平方米。預建立一套氣固流量檢測試驗平臺及紅外在線檢測調節系統。實驗室將首先圍繞節能減排和食品安全進行研發,將在熱電行業建成噴煤在線監測控制專家系統,這個系統可使一臺30萬千瓦的機組一年減少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15%左右,節省原煤1萬5千噸。同時,實驗室還將重點研發紅外在線檢測技術,對食品添加劑(如三聚氰胺等)實......閱讀全文
7月1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蘇州大學“疾病動物模型與新藥研發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成立揭牌儀式在昆明動物所舉行。昆明動物所黃京飛副所長,蘇州大學熊思東副校長,蘇州大學藥學院鎮學初院長、秦正紅副院長、汪維鵬副院長、許國強教授、張小虎教授和毛新良教授,昆明動物所施鵬所長助理、賴
7月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與蘇州大學聯合共建的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揭牌成立。 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以蘇州納米所和蘇州大學現有的重點實驗室為基礎,瞄準國家重大需求,開展高水平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圍繞“功能納米材料的設計與可控制備”
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如何辨別監控食品中的添加劑也是食品監管行業正努力解決的問題。日前,蘇州大學與法國愛迪特公司聯合共建實驗室,將針對此類問題展開研究。 5月25日,“蘇州大學—法國愛迪特測控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在蘇州舉行。蘇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江涌與法國EDIT
6月29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一行訪問蘇州大學,討論合作事宜,并簽訂了雙方科技合作框架協議。 蘇州大學副校長路建美對肖國青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蘇州大學的教學和科研情況;肖國青介紹了近物所概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隨后,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近
4月21日,蘇州創新生物醫藥研究中心在獨墅湖畔正式開業。該中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組建、蘇州大學等多方參與。開業儀式上,蘇州創新生物醫藥研究中心還與浙江海正藥業、輔仁藥業集團、上海科華生物、海南康芝藥業、康圣環球集團、蘇州吉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與蘇州大學聯合共建的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近日揭牌成立。 該實驗室瞄準國家重大需求,開展高水平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圍繞“功能納米材料的設計與可控制備”“功能納米材料與器件的界面調控”“功能納米器件與應用”三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林帶領的學習記憶研究實驗室,與多家科研單位密切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的新現象。通過揭示其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12月19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神經科學領域的未來
上帝幫你關上了門,也關上了窗,不要灰心,上帝可能要開空氣凈化器了。新年新氣象(跨年霾至今未散,做科學新聞的小編表示很無力,攤手┑( ̄Д  ̄)┍),小編希望各位網友在新的一年里科研順利,多發paper。言歸正傳,科學網論文頻道編輯部根據每篇論文的點擊量,選出上周(12月26日至1月1日)論文頻道
6月30日,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以下簡稱“姑蘇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并被授予“江蘇省實驗室”。眾多國內外院士和行業頂尖專家出席活動,大會提出要瞄準建設國家級實驗室目標,高水平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創新格局重構,全球科技要素的爭奪日趨激烈。蘇州是制造業大市,制造業對高端
本報訊 如今,產學研協同創新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與進步的趨勢。昨天,由蘇州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以及蘇州生物納米園三方合作的“健康材料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簽約揭牌。 此次合作成立的“健康化學與先進材料聯合
日前,美國光學學會(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當選會士名單,共有94位光科學家新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其中中國科學家共有15位。 美國光學學會(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美國光學學會授予該領域
日前,DIII-D&EAST聯合研究團隊在DIII-D上進行了實驗,該實驗將2013年DIII-D/EAST聯合實驗中測試的高極向比壓、高最小安全因子運行模式推廣到了具有更高等離子體電流(0.8MA)和更高的歸一化聚變性能參數的感應運行模式。該實驗旨在探索最小安全因子大于2且具有低扭矩的
蘇州檢驗檢疫局化妝品(食品)實驗室成立至今已有十個年頭,作為國家質檢系統的重點實驗室之一,在這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實驗室規模由小變大、檢測項目由少變多、檢測水平不斷提高,實驗室正逐步發展成為以化妝品檢測為主,立足蘇南輻射全國的特色實驗室,并正在走出一條獨具自身專業特色的道路。
FDA批準首個治療SMA藥物上市 12月2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Biogen和Ionis制藥聯合開發的脊髓性肌萎縮癥(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反義核苷酸治療藥物Nusinersen(商品名Spinraza)上市。 據悉,這是首個獲得FD
——訪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國家計量認證高校評審組組長曾艷 編者按: 計量認證與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密切相關,是高校面向社會出具檢測數據的必備條件。國家計量認證高校評審組設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負責面向教育部直屬高校開展實驗室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評審和監督、開展能力驗證與
黃昆班同學參觀半導體所集成技術中心 大學生到半導體所參加科研實踐 武漢病毒所與蘇州大學舉行“高尚蔭菁英班”揭牌儀式 成思危在菁英班上為同學們講課 教育部和中科院共同召開“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工作交流會,總結計劃實施1年來的成果 12月10日,蘇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一同為“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日前在出席貴陽數博會論壇時稱,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并要求員工活到100歲。他提出華大基因的三大紀律,包括不允許員工的腫瘤晚于醫院發現。言論一出,外界一片嘩然,質疑者眾。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采訪了解到,基因檢測在腫瘤早篩和助力腫瘤精準治療確實可以發揮巨大作用;隨著技術的發
多位腫瘤學專家表示,醫學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一兩年前精準醫療更多的是一個概念,現在已經來到臨床醫生的身邊。基因檢測是腫瘤精準治療的基礎,在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精準醫療即將進入千千萬萬的醫院之時,一方面,基因檢測技術本身需要不斷進步;另一方面,基因檢測在規范發展中也需要政策的引領和促進,大浪淘沙,兩
來自美國Sanford-Burham醫學研究所,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mbined bortezomib-based chemotherapy and p53 gene therapy using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
這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趙麗蓉、羅京、陳曉旭、姚貝娜……但他們,最終都成為癌癥的犧牲者。 這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世界癌癥報告估計,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占全球發病的五分之一;癌癥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毫無疑問,癌癥已經成為人類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當前國內綜合醫院皮膚病患者通常可占到門診量的10%左右,如何更好地進行皮膚病診斷,是擺在所有醫生面前的一道難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技術攻堅,自主研發出皮膚CT樣機,正在開展相關工程化工作。產品實現量產后,將有望打破國際市場壟斷現狀,極大
檢驗項目的自動審核是人工智能在檢驗醫學領域的重大應用和發展,是實驗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把人工審核的經驗總結轉化為人工智能的審核規則,自動審核幫助檢驗科高效處理海量檢測數據,是對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有效補充,同時通過統一審核標準,推動檢驗報告向規范化持續邁進。 日前,在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覃文新研究組,日前在國際著名的臨床腫瘤學和腫瘤轉化醫學雜志《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發表題為“血清DKK1蛋白作為肝癌診斷標志物的大規模臨床多中心研究”的生物標志物Ⅱ期試驗研究論文,證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覃文新研究組,6月26日在國際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發表題為“血清DKK1蛋白作為肝癌診斷標志物的大規模臨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論文,證明DKK1蛋白可作為腫瘤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136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6月22日,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磐合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全國第三方檢測機構食品環境高峰論壇”在江蘇昆山舉辦。會議圍繞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和探討,重點介紹第三方檢測熱點的食品及環境檢測技術及設備,提供了一個高端、專業的交流平臺,吸引了環境食品領域100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任徐華梓教授參觀成果展覽室 8月20日,十多位來自溫州醫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蘇州大學、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日本理化所、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匯聚寧波材料所,自發組織了首屆青年科學家生物材料研討會。寧
三、《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十三條本《建議》可為廣大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在日常診療實踐中擬定檢測項目及檢測流程時提供參考。自身抗體檢測的合理應用有賴于檢驗醫生和臨床醫生的共同合作。1、《建議》十三條2《建議》解讀 (1)對臨床懷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建議進行自身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STINT)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在2015年共同資助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之間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項目。2015年7月,我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