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測序發現雜交蟬遺傳證據
據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動物學研究,日本科學家通過RNA測序,出乎意料地發現了13年蟬與近親17年蟬雜交的遺傳證據,而這兩種蟬至少221年才相遇一次。研究顯示,雜交蟬在極其漫長時間里都維持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目前科學家無法就這種平行趨異演化給出遺傳學解釋。長期以來,周期蟬的生命周期已經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周期蟬遵循著相同的基本生命周期:幼蟲在地底生活13年或17年,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存,然后破土而出,變成成蟲,在夏季大量出現。在它們剩余的生命階段——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它們主要以繁殖為主,而孵化后,幼蟲會回到地底,等待下一個“輪回”。因此,周期蟬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地下度過。周期蟬有不同的物種和分組,其共7個種,分為3組,每一組包含一個17年蟬種和一個或兩個13年蟬種。13年蟬和17年蟬雖屬近親,但是它們鮮少相遇。此次,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周期蟬相互之間的關系,對7個周期蟬種......閱讀全文
RNA測序發現雜交蟬遺傳證據
? 據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動物學研究,日本科學家通過RNA測序,出乎意料地發現了13年蟬與近親17年蟬雜交的遺傳證據,而這兩種蟬至少221年才相遇一次。研究顯示,雜交蟬在極其漫長時間里都維持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目前科學家無法就這種平行趨異演化給出遺傳學解釋。長期以來,周期蟬的生命
雙RNA測序技術
在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 由來自德國、奧地利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采用一種允許在感染過程中同時研究細菌與宿主小RNA的新技術,可以揭示出兩者轉錄譜的改變。該研究小組描繪了他們的技術、該技術如何更多地幫助了解細菌感染機制,以及在研究中獲得的重要發現
RNA甲基化測序
1、NSUN2影響m5C在HEK293細胞中整體分布情況NSUN2被報道是RNA甲基轉移酶,能使tRNAs和mRNA發生m5C甲基化修飾。為了探究NSUN2對HEK293細胞mRNA m5C甲基化修飾的影響。作者利用CRISP/Cas9技術敲減NSUN2(NSUN2-/-HEK293細胞)后進行
環狀-RNA-測序案例分析
案例:以結腸癌,卵巢癌,特發性肺纖維化及正常的人組織為例探討 circular RNAs 的富集與增殖的相關性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circular RNAs 大量存在,是構成生物體 RNA 網絡的一部分,而且研究者們推測 circular RNAs 與 miRNAs 一樣具有生物學功能。 目的
核糖核酸(RNA)測序
RNA在細胞中的穩定性較差,在實驗中也更容易受到核酸酶的攻擊。因為RNA是由DNA轉錄產生的,所以信息已經存在于細胞的DNA中。然而,有時也需要對RNA分子進行測序。雖然DNA測序給出了生物體的遺傳圖譜,但RNA測序卻反映了細胞中活躍表達的序列。為了給RNA測序,通常的方法是首先對從樣品中提取的
蟬脫的性狀介紹
全形似蟬,中空,稍彎曲,長約3.5cm,寬約2cm。 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 頭部觸角多已脫落,復眼1對橫生,略突出,透明。 額部突出,上唇寬短,下唇延長成管狀。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卷曲,左右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前一對足粗壯具齒,后兩對足稍細長,均被黃棕色細毛。 腹
蟬脫的應用介紹
1、用于感冒風熱或溫病初起有表證者,可與荊芥、薄荷、金銀花等配用;表里熱盛者,并用石膏,以清解表里之熱。風熱所致的失音、咽痛,則常與胖大海同用。 2、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暢,以及風疹、風疹塊,皮膚搔癢。前者,常配牛蒡子、薄荷、葛根等以透發麻疹;后者,常配白蒺藜、荊芥、防風等以祛風止癢。 3、
“RNA測序”通用模板新突破
通過檢測血液或尿液中少量的RNA來診斷或治療疾病是一個新興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可以對RNA片段進行測序,但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測序RNA,有時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影響成功的一個重大障礙,使得此領域很難取得進展。近來,密歇根大學Tewari教授的實驗室領導了美國和荷蘭的9個實驗室組
科學家首次揭示水稻病毒病害流行波動的潛在機制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周國輝和副研究員楊新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下,首次揭示了水稻條紋花葉病毒(RSMV)通過降低傳毒介體葉蟬的低溫耐受性削弱病毒在田間持續流行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mBio。RSMV是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毒研究室于2015年首次發現并報道的水
早期的蟬可能無法“高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954.shtm
Science發表超深度線粒體RNA測序
蒙特利爾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線粒體遺傳物質在個體內和個體間具有顯著的多樣性,而線粒體RNA上的修飾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 線粒體基因組中的突變與多種疾病和生物學過程有關,然而此前人們還不了解線粒體轉錄組中的序列多樣性。這項研究通過超深度線粒體RNA測序,首次為人們展示了線粒體RNA
Nature-Methods發布新RNA測序技術
Santa Cruz公司和Rochester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RNA測序技術。他們通過這一技術發現了許多此前未被檢測到的調控性小RNA。這一成果發表在八月三日的Nature Methods雜志上。 這個新技術可以在細胞中靈敏檢測到帶有化學修飾(甲基化)的小RNA。“tRNA是生物體內
單核RNA測序的芯片現已上市
高通量的單核RNA測序方法——DroNc-Seq才剛剛在《Nature Methods》上發表。一轉眼,相應的芯片已經上市。Dolomite Bio公司針對DroNc-Seq推出一款新的芯片,可實現高通量的單核RNA-Seq分析。 DroNc-Seq方法在Broad研究所的張鋒(Feng
單個循環腫瘤細胞RNA測序結果
由麻省總醫院,哈佛大學主持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前列腺癌細胞對一種常見的癌癥治療方法產生抗性的原因,研究人員完成了前列腺癌單個循環腫瘤細胞的RNA測序,其中找到了非經典Wnt信號所起的關鍵作用。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8日的Science雜志上。 Androgendeprivationthe
RNA測序,真的有那么準確嗎?
RNA測序是遺傳學家工具箱中的一種常用工具。利用RNA測序,研究人員能夠定量地檢測各種生物體的基因表達,從而更好地了解細胞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特定基因的功能。由于在藥物發現、疾病診斷和基因鑒定中具有潛在作用,RNA測序的應用似乎無極限。RNA測序的準確性早在2014年,《Nature Biotech
RNASeq和線粒體測序介紹
如今NGS已能夠快速經濟地閱讀數億個reads,所及之處遠超越基因組學(如RNA測序使轉錄組學發生革命性變化)。盡管NGS取得了諸多進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挑戰。日前,牛津大學舉辦的“NGS七周年大會”聚焦了NGS面臨的挑戰,此次會議闡述了NGS領域最令人生畏的障礙,同時也闡述了跨越這些障礙的技術
RNA測序解析白血病轉錄組
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Dr. Roderic Guigó領導研究團隊,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了轉錄組分析,獲得了CLL相關基因和突變的功能圖譜。這項工作發表在Genome Research雜志上。 這一項目是西班牙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基因組聯盟的最新成果,該聯盟曾鑒定了涉及CLL發展的
Nature:5種RNA測序法終極PK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將5種不同的轉錄組測序( RNA -seq )法進行了對比,比較結果顯示 RNAse H 技術在分析低質 RNA 樣品方面優于其他技術,且價格最為便宜; SMART 和 NuGEN 法適應于分析少量 RNA 。兩篇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5月19日的
NASA首次在太空完成RNA直接測序
去年底,美國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首次完成了DNA測序,而不用將樣本運送回地球。如今,他們又利用Oxford Nanopore的MinION測序儀,在太空成功完成了RNA直接測序。 這項工作是基于前人的努力。2016年8月,美國宇航員Kate Rubins首次在微重力的環境下完成了DNA測序工作。
RNA測序深入了解皰疹病毒
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深入了解了皰疹病毒,為預防皰疹感染帶來了新的見解。 如果你的嘴唇開始刺痛發癢,通常意味著你將患上唇皰疹,這是一種小而令人疼痛的水泡,里面充滿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單純皰疹病毒(HSV)。 單純皰疹
長鏈非編碼-RNA-測序案例分析
背景:人類壽命的延長伴隨著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幾率的增加,因而價格不貴的血液診斷的發展迫在眉睫。通過 RNA-seq 分析血液細胞的轉錄本是發現新的生物標志物的非常高效的途徑。 目的:利用 Illumina 測序平臺對帕金森病人白血球中 lncRNAs 進行分析,探討其對 mRNA 選擇性剪接的
“泛轉錄組”首次用于RNA測序分析
近日發表在《自然·方法》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UCSC)的研究人員介紹了有史以來第一種使用“泛轉錄組”分析全基因組RNA測序數據的方法。 分析一個人的基因表達需要將他的RNA圖譜映射到一個標準參照物,以深入了解基因在多大程度上“開啟”并在體內發揮功能。但當參照物不
“泛轉錄組”首次用于RNA測序分析
近日發表在《自然·方法》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UCSC)的研究人員介紹了有史以來第一種使用“泛轉錄組”分析全基因組RNA測序數據的方法。 分析一個人的基因表達需要將他的RNA圖譜映射到一個標準參照物,以深入了解基因在多大程度上“開啟”并在體內發揮功能。但當參照物
小小葉蟬有“超推進”能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50.shtm 科技日報北京3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小小葉蟬能以液滴超推進的方式排出大量廢物,每天最多達自身體重的300倍。研究發現,葉蟬能將這一
蟬脫的化學成分
1.黑蚱,蟬蛻含大量甲殼質及蛋白質、氨基酸、有機械到。含氮7.86%,灰分14.57%。 2.蚱蟬,蟬蛻內含甲殼質(chitin),蝶啶類色素;異黃質喋呤(isoxanthopterin),赤蝶(erythropterin),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酚類化合物。氨基酸的相對含量以丙氨酸(al
一次RNA甲基化測序的多項成果云序RNA甲基化測序技術...1
一次RNA甲基化測序的多項成果-云序RNA甲基化測序技術大公開文章導讀RNA修飾是表觀遺傳學中調控轉錄后基因表達的關鍵過程,目前對m6A RNA修飾的研究已進行的如火如荼,而除了m6A以外仍有多種RNA修飾類型參與調控轉錄后的基因表達,其中包括m1A、m5C、m7G、2’-O-甲基化修飾以及ac
一次RNA甲基化測序的多項成果云序RNA甲基化測序技術...2
(二)云序客戶m6A RNA甲基化修飾表達譜,一次測序兩篇文章疾病:胃癌樣品:胃癌組織vs癌旁組織(6 vs 6)研究方法:m6A-MeRIP-Seq,RNA-seq4. m6A修飾對其修飾基因在胃癌中的異常表達及預后的潛在影響發表雜志:Frontiers in Genetics影響因子:3.258
應用Arraystar-ChIRP測序和RNA測序于糖尿病性腎病研究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Farhad R. Danesh教授主要從事腎臟病理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近期,其實驗室通過Arraystar RNA-seq發現lncRNA分子——Tug1在糖尿病小鼠體內低表達。表達譜芯片及Arraystar CHIRP-seq等證明,Tug1能夠直接結
應用Arraystar-ChIRP測序和RNA測序于糖尿病性腎病研究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Farhad R. Danesh教授主要從事腎臟病理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近期,其實驗室通過Arraystar RNA-seq發現lncRNA分子——Tug1在糖尿病小鼠體內低表達。表達譜芯片及Arraystar CHIRP-seq等證明,Tug1能夠直接結合PGC
應用Arraystar-ChIRP測序和RNA測序于糖尿病性腎病研究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Farhad R. Danesh教授主要從事腎臟病理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近期,其實驗室通過Arraystar RNA-seq發現lncRNA分子——Tug1在糖尿病小鼠體內低表達。表達譜芯片及Arraystar CHIRP-seq等證明,Tug1能夠直接結合P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