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從科技部獲悉,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將于5月19-26日舉行,主題為“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據了解,全國科技活動周自2001年起已連續舉辦17屆,成為內容最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今年是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18周年。5月8日,科技部召開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新聞發布會。 會上,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唐玉立介紹了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籌備情況。“今年的活動突出硬科技、炫科技、樂科技三大特點。”唐玉立表示,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內容安排上,突出科技創新支撐強國富民這條主線,統籌設計各項活動,充分展示軍民科技融合、科技創新重大成就,充分展示科技成果轉化催生的新產品和新產業,增強人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服務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介紹了北京科技周活動情況。他表示,今年全國科技活動......閱讀全文
3月3日,在科技部、發改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 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在多地角力“第四城”的競
十余省份發布細則方案 為科技成果轉化“添動力”央地密集部署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我國科技成果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建設正在全面提速。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更大釋放創新活力。地方層面,《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上海、廣東、四川等地近期相繼發布細則方案,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以解決資源環境生態突出問題為目標,以激發綠色技術市場需求為突破口,以壯大創新主體、增強創新活力為核心,以優化創新環境為著力點,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與國家風雨同路,與時代命運與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華南植物園)迎來90歲華誕。 “90年來,我們歷經戰火紛飛、新中國成立、十年‘文革’、改革開放,華南植物園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了新時代。”
3月20日下午,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同志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深化科技部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科技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科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專項2019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資〔2019〕330號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的總體部署,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的
1月25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在該院2018年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林科院院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為目標,凝心聚力研制出杜仲、毛竹、農林生物質降解關鍵技術等大批科技創新成果,并且在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推動林業扶貧惠民、大型科技對接、技術培訓、科普活動等推廣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開之際(相關報道: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報道了此次論壇。論壇現
堅持綠色雙創之路、成就節能環保強國。11月7日,2016年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在古城西安進行了最終的巔峰對決。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柒懿”團隊從200余個能源環保行業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分獲企業組和團隊組第一名,此外101個參賽項目獲得優秀獎。科技部火炬中
19日,記者從科技部獲悉,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定于5月19日至26日舉辦,將圍繞“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這一主題展開。據了解,今年科技活動周在活動內容安排上,突出科技創新支撐強國富民這條主線,統籌設計各項活動,充分展示軍民科技融合、科技創新的重大成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9月17—19日在北京召開。大會聚焦科學素質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旨在以共商共建共享中深化交流合作,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重要促進作用。習近平主席專門為大會發來賀信,王滬寧同志出席大會并致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來賀信,眾多專家學
1.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市場主體數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3月中旬,全國市場主體正式過億。請問,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入開展,人民群眾投資創業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市場主體數量呈現了“井噴式”增長。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國科協《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科協關于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強科協系統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工作,中國科協在認真研究國家經濟社會與科技事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2018年新春伊始,南海區在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棋盤上,落下了關鍵一子。佛山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參觀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展示的華數機器人。 作為全省首批四個實驗室之一,佛山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初
“頂天立地”展示硬科技、“可看可感”體驗炫科技……記者從科技部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18屆全國科技活動周將于5月19日在京啟動,屆時將為公眾開啟一場“科普盛宴”。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唐玉立介紹,迎來“成年禮”的科技活動周,從2001年起已連續舉辦17屆,成為公眾參與
7月17日,習近平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利用同步輻射裝置開展科研的情況。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遍布廣東、河北、湖北、遼寧、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論及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將“課堂”搬到紅墻外,在中關村“頂層設計”推動創新驅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之一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
■斯峒 今年1月,科技部函復北京市《科技部關于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函》,“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獲科技部支持建設。今年3月,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成立。這是科技部推動建設的第二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也是汽車行業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創新的春天”,從“占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作為目前我國頂尖的科研平臺之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30多年建設發展,科技部已在相關領域建設了50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統計范圍的有國家實驗室(試點)、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
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加快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