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質量堪憂的“鍋”誰來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畢業答辯季。近日,科學網博主信忠保在《學位論文質量下降堪憂》一文中坦言:“與往年比,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并沒有提高,反而感覺在急劇下滑。”“寫作規范仍舊是大問題,各種幼稚低級錯誤,層出不窮,令人啼笑皆非。”“文字寫作水平非常低劣。單從寫作文筆來看,甚至不如高中生的作文。”“論文看不出熱愛和用心,滿屏看到的是機械、呆板、倉促、急躁、焦慮、僥幸、敷衍以及一個低俗拙劣的功利主義者。”“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缺失。”“論文質量把控制度失效。”……這些觀點一經發表,立刻引來了導師和學生們的關注。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下降的背后有什么深層原因?提升碩士生培養質量有什么好辦法呢?《中國科學報》記者圍繞上述問題采訪了專家。 精英教育不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杜新豪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一致表示,碩士學位論文質量差是一個表象,背后......閱讀全文
碩士論文質量堪憂的“鍋”誰來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畢業答辯季。近日,科學網博主信忠保在《學位論文質量下降堪憂》一文中坦言:“與往年比,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并沒有提高,反而感覺在急劇下滑。”“寫作規范仍舊是大問題,各種幼稚低級錯誤,層出不窮,令人啼笑皆非。”“文字寫作水平非常低劣。單從寫作文筆來看,甚至不如高中生的作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于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后兩者內容大面積重
官宣:加大這類碩士論文抽檢力度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北京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2022—2024年)》的通知。文件提到以下要點:加大北京地區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力度,抽檢范圍實現專業學位、非全日制、同等學力、留學生等學生群體全覆蓋。提高市屬高校碩士學位論文抽檢比例,加大人文社科類、藝術類學科的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力
我國制定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
根據教育部網站3月17日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我國將從上一學年度全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中分別抽檢10%和5%,結果將反饋至學位授予單位,并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形式公布。 根據辦法,對“存在問題學位論文”比例較高或篇數較多的學位授權點,依據有關程序,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
北大教授:現在的碩士論文像綜述,博士論文像專著
論文和專著是學術成果的兩種基本載體,如果說還有第三種的話,那就是教科書。但現在學術界對教科書貶褒不一,教科書在我國過去采取主編制,內容幾乎千篇一律,是所謂公知,即公開的知識或者公共的知識,這是不存在知識產權的知識。因此,對教科書的學術評價較低,認為教科書沒有學術含量。 當然,最近這些年來對教科
碩士畢業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是否合理?
研究生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這一要求,近年來從博士研究生群體蔓延到碩士研究生群體,從發表普通期刊論文可以畢業進化為發表核心、C刊、SCI、EI等期刊論文才能畢業,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早在2006年在北京召開的一個大學校長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7所大學就取消
碩士學位論文20%末位紅線該不該劃
不久前,2022年研究生初試落下大幕。“擠破頭”依然是考研入口端的現狀。從出口端反觀,研究生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近日,上海某“雙一流”高校出臺2023年畢業新規,要求各研究所在1月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集中答辯,不少于20%的末位論文為“不通過”或“論文需大改”。也就是說,只要落入后2
碩士學位論文20%末位紅線該不該劃
不久前,2022年研究生初試落下大幕。“擠破頭”依然是考研入口端的現狀。從出口端反觀,研究生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近日,上海某“雙一流”高校出臺2023年畢業新規,要求各研究所在1月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集中答辯,不少于20%的末位論文為“不通過”或“論文需大改”。也就是說,只要落入后20%,
天大回應碩士論文抄襲:屬實,撤銷原授予學位
6月21日電 針對“在職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1日通過官方網站發布通報稱,經核定,該院2008屆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在職研究生李瑞鋒碩士學位論文抄襲情況屬實,天津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八分委會第103次會議一致通過撤銷李瑞鋒原授予學位、追回李瑞鋒已授予工程碩士學位證書的
多所985院校官宣取消碩士SCI論文發表需求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布《研究生申請學位學術成果認定標準及管理規定》,破除研究生申請學位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標要求,嚴格學位論文質量標準,強化過程管理,改進結果評價。 此次新規,主要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有如下重要調整,對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論文等硬性指標做出調整,轉而聚焦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等方面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