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納米發光材料室溫發射調控與應用研究獲系列進展
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由于特有的發光過程而被廣泛應用于新一代光電器件、光學防偽、化學/生物傳感、時間分辨成像等領域。然而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起來的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機小分子、過渡金屬配合物和稀土基長余輝材料)普遍具有制備純化過程繁雜、需要昂貴的原料、潛在的生物毒性或苛刻的長壽命產生條件等缺點。因此,開發制備簡易、成本經濟、低毒性、且在常規環境條件下具有長壽命發射的材料是該研究領域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碳基納米發光材料(碳點)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發光材料,由于制備純化過程簡單、光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發射特性可調、易于功能化修飾、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等優勢,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受到了科研人員廣泛的關注,并且在化學/生物傳感、生物成像、醫學診療、光催化及光電器件等眾多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然而,科研人員近年來主要關注該類材料的熒光性能調控與制備、發光機理及潛在應用的探索,對其長壽命發光性能的研究還比較有限。......閱讀全文
鋰電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功能介紹
納米負極材料主要是希望利用材料的納米特性,減少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和收縮對結構的影響,從而改進循環性能。實際應用表明:納米特性的有效利用可改進這些負極材料的循環性能,然而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關鍵原因是納米粒子隨循環的進行而逐漸發生結合,從而又失去了納米粒子特有的性能,導致結構被破壞,可逆容量
寧波材料所在氮摻雜納米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氮摻雜納米碳材料研究已經成為國際碳材料領域的熱點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氮原子比碳原子多一個價電子,氮摻雜進入石墨的六元環結構后可形成吡啶、吡咯、石墨氮、吡啶氧化物等含氮官能團,不僅可以提高納米碳材料的表面化學活性,還可對其電子結構進行調節。在眾多納米碳材料中,空心碳球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積、可填充空
在碳納米點發光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曲松楠研究員課題組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張宏教授合作,利用偏振相關的飛秒瞬態吸收光譜技術,研究了雜元素摻雜碳納米點各項異性的發光以及碳納米點偶極與極性分子偶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其偶極發光中心的來源。 碳納米點具有高的熒光量子效率、優良的光穩定性、好
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1)配制聚丙烯腈紡絲溶液;(2)制備聚丙烯腈納米纖維;(3)對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進行預氧化處理;(4)制備氧化石墨烯分散液;(5)將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浸泡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進行自組裝,得到氧化石墨烯/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6)將氧化石墨烯/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進行高溫碳化,得到石墨烯/碳納米纖
多孔碳材料與介孔碳材料有什么不同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協會(IUPAC)的定義,孔徑小于2納米的稱為微孔;孔徑大于50納米的稱為大孔;孔徑在2到50納米之間的稱為介孔.介孔材料是一種孔徑介于微孔與大孔之間的具有巨大表面積和三維孔道結構的新型材料。有序介孔材料是指孔管道的排列規整有規律的介孔材料。
關于碳基復合材料的基本信息介紹
carbon matrix composite碳基復合材料有兩種制備方法:一是浸漬法,即用增強體浸漬熔融的石油或煤瀝青,再經碳化和石墨處理,它的基體是石墨碳,呈層狀條帶結構,性能是各向異性的。還有用增強體浸漬糠醇或酚醛等熱固性樹脂,只經碳化處理,它的基體是玻璃碳,即無定型碳結構,性能是各向同性的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公司推出碳/碳復合材料碳碳堝
近日,全球最大的垂直一體化光伏發電產品制造商——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在單晶晶棒生產過程中,小規模嘗試采用碳/碳復合材料制作的碳碳堝替代傳統石墨堝,成功解決了石墨鍋使用壽命短、潛在事故成本高的問題。 常規單晶熱場主要使用石墨材料制成熱場中的加熱器件坩堝——石墨堝,存在著強度低、使用
AFM納米碳管探針
納米碳管探針??? 由于探針針尖的尖銳程度決定影像的分辨率,愈細的針尖相對可得到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具有納米尺寸碳管探針,是目前探針材料明日之星。納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是由許多五碳環及六碳環所構成的空心圓柱體,因為納米碳管具有優異的電性、彈性與軔度, 很適合作為原子力顯微鏡的探針針
碳納米材料與應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9月12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科委承辦的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碳納米材料與應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等領導出席論壇,150多位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產業界代表以及部分青年學生參加論壇。 納米科技將重塑未來。納米科技是具有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介紹
納米碳管(CNT),管狀的納米級石墨晶體,是單層或多層石墨片圍繞中心軸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無縫納米級管,每層的C是SP2雜化,形成六邊形平面的圓柱面。碳納米管同樣也有天然產出的碳晶特性。使納米碳管成為人們認知的碳原子材料。科學發現自然,自然驗證科學。
關于鋰電池碳基材料多孔碳材料的介紹
近年來,對多孔碳材料的關注越來越多,有關多孔碳材料報道也持續增多,而對于研究人員而言,多孔碳材料及材料的應用具有研究價值。其原因在于:首先,多孔碳材料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在無氧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低密度、高熱導率、高導電率和高機械強度等優勢。并且,相對于多孔硅,多孔碳材料在水中具有
強可見近紅外吸收峰的超碳納米點制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制出在可見-近紅外區具有強吸收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該工作突破了碳基納米材料在可見到近紅外波段的吸收系數低的限制,并實現近紅外區高達53%的光熱轉換效率,為該類材料國際上報道的最高值,在開發基于碳納米點的光熱治療試劑方面
蘇州納米所在碳納米材料高能柔性電容器中取得進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柔性、可穿戴、可折疊、智能化是電子設備發展的主流方向,為電子產品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也逐步向輕、薄、韌等方向發展。柔性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具有高容量、充放電速度快、安全環保等特點,在新興的電子智能設備等高新技術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碳纖維和碳納米管紗布等碳紡織品作為柔
科學家研制出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碳納米點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曲松楠團隊首次研制出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硅復合凝膠。該工作利用碳納米點表面大量的羥基官能團引發正硅酸乙酯水解,在碳納米點表面原位包覆二氧化硅。在高濃度的碳納米點乙醇溶液中,實現具有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硅復合凝膠,并可進一步獲得熒光效率高達
蘭州化物所著作《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出版發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81.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納米潤滑課題組張俊彥研究員等人著作——《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一書由化工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本書系統地闡述了著者團隊圍繞碳基潤滑材料開展的基礎研究和
科研人員用碳納米管制成碳基半導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44.shtm碳納米管最早發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因卓越的性能而獨樹一幟。碳納米管在導電和導熱方面的表現令人驚訝,在研發更快、更小、更高效的電子產品的過程中,一直被認為是硅的潛在替代品。但是,生產
碳包覆過渡金屬基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液相激光加工與制備實驗室在碳包覆過渡金屬基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DOI: 10.1021/acsanm.8b01541)雜志上。 近年來,碳包覆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物理與化學
科研人員用碳納米管制成碳基半導體
碳納米管最早發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因卓越的性能而獨樹一幟。碳納米管在導電和導熱方面的表現令人驚訝,在研發更快、更小、更高效的電子產品的過程中,一直被認為是硅的潛在替代品。但是,生產具有特定性能的碳納米管仍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某些碳納米管根據其卷繞方式被歸類為金屬納米管,這意味著電子可以以任何能量穿
長春光機所又出新成果-全球首創“納米熒光炸彈”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超級碳納米點的概念,并研制出基于超級碳納米點的水觸發“納米熒光炸彈”。復合該“納米熒光炸彈”的紙可以實現噴水熒光打印、指紋汗孔熒光采集等多種實際應用。 熒光成像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技術方法,在數據存儲、數據安全和臨床診斷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該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賴
碳點具備激發光依賴性熒光性能有何意義
碳點的激發波長一般都在400nm一下,發射波長一般大于450nm。但是,有的碳點激發波長可以達到400nm以上,當然相應的發射波長也會更大。因此,一般來說,400nm前的鋒,均為激發峰
表面化學方法實現碳碳雙鍵和三鍵碳納米結構直接制備
相比于傳統溶液化學,表面化學在原子級精準制備碳納米結構方面展現出許多優勢,其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是通過脫鹵偶聯反應實現新穎碳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然而截至到目前,表面化學反應用到的鹵化物前驅體分子大多還局限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只修飾一個鹵素原子的范疇。近期,許維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并設計了一系列前驅體分子,
過程工程所在碳納米材料表面電位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團的種類和數量對其物化性能具有顯著的影響,不同官能團的存在使其表面帶有不同的電荷,因此石墨烯材料表面電位與其物化性能存在潛在的關系。由于石墨烯材料主體成分是碳,表面官能團只占很少的組成,但結構和組成卻很復雜,所以表面官能團的測定一般需要綜合多種表征手段,操作繁瑣,難度較大。表面
蠶寶寶吃下碳納米材料-吐的“蠶絲”更加結實強韌
清華大學研究人員給蠶寶寶喂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后,其吐出的“蠶絲”更加結實強韌。據《科學美國人》雜志網站10日報道,這種碳增強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 為制作碳增強絲,清華大學的張瑩瑩和同事直接給蠶幼蟲所食桑葉中噴淋了含有碳納米管或石墨烯(占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發展歷史
納米碳管由1991年日本科學家Sumio Iijima發現,具有優良的場發射性能,制作成陰極顯示管,儲氫材料。我國自制的碳管儲氫能力達到4%,居世界領先水平。1992年,科研人員發現碳納米管隨管壁曲卷結構不同而呈現出半導體或良導體的特異導電性;1995年,科學家研究并證實了其優良的場發射性能;1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碳管的特性簡介
1.碳納米管的力學性能 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強度,理論計算值為鋼的100倍。同時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韌性,十分柔軟,被認為是未來的超級纖維。這里的納米碳管的力學概念是指,以單個單質特性存在的閉合全同粒子的原子力學性質。 2.碳納米管的發射性能 單壁碳納米管的直徑通常是幾個納
多孔碳材料的定義
多孔炭材料是有不同尺寸孔結構的炭素材料,其具有高度發達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其孔徑大小可從分子大小的超細納米級微孔到適于微生物活動的微米級細孔,按照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規定,按其孔徑的大小可分為微孔(50nm)三種。作為一種新材料,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如導電、導熱、耐高溫,
碳量子點有哪些應用
碳量子點還是比較好的,石墨烯量子點在量子點的應用中比較有前途。具體有哪些應用主要看量子點的具體效應,針對不同的效應它的用途就不同。從大的方向來講,量子點的應用主要有太陽能電池、發光器件、光學生物標記等領域。合成方法同樣也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水熱合成法、膠束合成法以及半導體微電子加工技術、外延生長模式
長春光機所研制出具有高效近紅外吸收/發射的碳納米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突破了碳基納米點在近紅外波段發光效率低的難題,首次研制出具有高效近紅外吸收/發光特性的碳納米點,實現了基于碳納米點的活體近紅外熒光成像,并在近紅外-Ⅱ區(1400nm)激發下同時實現了雙光子近紅外發射和三光子紅光發射,在基于碳基納米點
定制納米碳管傳送基因
通過向個體細胞和組織內插入基因來治療疾病的基因治療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斷創新的技術。它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把治療核酸有效并安全的植入到目標細胞和器官中去。在最近開發的合成媒質中,碳納米管作為傳送載體具有可靠性。這是因為它們有高縱橫比以及改變細胞膜位置的能力,所以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問題是它們會在活的
碳納米讓電池更耐用
日前,遼寧大連化物所燃料電池催化劑貴金屬替代研究獲突破。該所包信和院士帶領的團隊近期創造性地給金屬鐵納米催化劑穿上了碳納米層“鎧甲”,極大地提高了鐵基催化劑在燃料電池中的穩定性和抗中毒能力,為未來非貴金屬催化劑最終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探索了方向,也為燃料電池的大規模應用帶來了新希望。 眾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