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高功率激光技術專家林尊琪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高功率激光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中物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總師、國家重大專項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光機所研究員林尊琪,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5月28日19時30分在上海華東醫院與世長辭,享年76歲。 林尊琪長期從事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高功率激光驅動器和X光激光研究,為我國慣性約束聚變激光驅動器發展解決了多項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大型高功率激光實驗裝置神光Ⅱ裝置研制過程中,他創新提出了多項關鍵科學技術方案,圓滿解決了一系列科學技術難題,使神光Ⅱ裝置性能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慣性約束聚變高功率激光驅動器研究能力的重大跨躍。同時,他還提出和發展了精密激光瞄準、激光遠場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項創新科學技術,為我國高功率激光裝置精密化穩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首席科學家,先后負責了我國首個主動診斷光“神......閱讀全文
著名高功率激光技術專家林尊琪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高功率激光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中物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總師、國家重大專項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光機所研究員林尊琪,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5月28日19時30分在上海華東醫院與世長辭,享年76歲。 林尊琪長期
微波理論專家林為干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微波理論專家林為干因病醫治無效,于1月23日9時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歲。 林為干院士從事科研教學工作50余年,其主要科技成就為閉合場理論、開放場理論和鏡像理論,因其在國內微波理論方面作出的開拓性貢獻而冠有“中國微波之父”的尊稱。(彭麗) 附:林為干簡介
年終紀念:2018年,這些兩院院士逝世
大師遠去,榮光猶存。 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我們已送別了31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并稱“兩院院士”。 這份重溫起來令人悲傷的名單包括:袁承業、孫樞、郝柏林、李天、林尊琪、宋玉泉、周堯和、劉光
物理化學家林勵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林勵吾在大連逝世中科院院士 林勵吾先生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咨詢委員會主任林勵吾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0日12時04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5周歲。 林勵吾院士為中國的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過程、催化劑研制和有關理論研究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多
我國知名化學家林尚安院士逝世 享年85歲
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知名化學家、廣東省化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國家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重點學科點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林尚安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09年3月17日21時22分在廣州逝世,享年85歲。 林尚安院士1924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永
對話周琪院士-基因編輯的未來
基因編輯技術的飛速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CRISPR技術的廣泛應用, 使得人類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和修飾基因組的能力. CRISPR技術來源于細菌本身對抗噬菌體的“免疫系統”. 這項技術利用單鏈引導RNA(sgRNA)和Cas9蛋白, 可以在體內和體外簡單、迅速、低成本實現基因編輯. 2012年以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3月7日7時22分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91歲。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鎮海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7月從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后分配至廣州
梁敬魁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60年2月在蘇聯科學院獲技術科
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
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吳孟超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