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黃大年式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展現吉林省在科技、人才方面厚重的愛國傳統、資源優勢和代表性人物,讓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奉獻精神深深植入吉林省干部群眾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血脈,吉網、吉刻APP推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系列報道,本期聚焦的是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功能化界面設計及分析化學應用基礎研究團隊。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功能化界面設計及分析化學應用基礎研究團隊依托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汪爾康院士和董紹俊院士擔任學術顧問,逯樂慧研究員作為學術帶頭人,研究群體中2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為國家千人計劃,3人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入選青年千人計劃。研究群體主持承擔了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在分子識別、功能化界面調控、化學生物分析應用及高靈敏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構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老中青團隊的傳承 化學與生物分析是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閱讀全文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中科院關于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進發展獎獲獎團隊的決定 根據《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管理辦法(暫行)》(促字〔2014〕12號),經專家初評、初評結果公示、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并經院長辦公會議批準,決定授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超高產耐鹽堿優質水稻新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朱良漪逝世十周年儀器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北方區理事會議在北京萬商花園酒店召開。近100位專家、學者、儀器企業負責人代表等在朱老辭世后的今天共話分析儀器十年來砥礪前行中的業績與經驗分享,同時參與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
不計辛勤一硯寒 幽谷飛香不一般 ——記中國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 王守融 他出生于蘇州名門望族,自幼才華出眾,學冠諸生; 他16歲考入清華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隨校南遷,從未放棄科學研究工作; 他曾任加拿大帝國機器廠機械設計工程師,懷著赤子之心回國出任上海機器廠廠長兼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