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沼澤沉積物記錄顯示,公元前3600年左右,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地區就出現了鉛污染,這意味著該地區既是歐洲冶金業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最早出現環境污染的地方。 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從位于巴爾干地區的黑山共和國和塞爾維亞共和國交界處一個泥炭沼澤里采集沉積物,重建巴爾干地區幾千年來的鉛污染變化史,發現了與西歐地區迥然不同的情況。 此前,關于歐洲環境污染的最早證據是在西班牙南部發現的,時間大約為公元前3000年。新研究將這一時間向前推進了幾百年,顯示西歐部分地區還處在石器時代時,巴爾干地區已經有了活躍的冶金業。 采礦和冶煉礦石會使大量含有金屬的微粒進入空氣,微粒隨灰塵沉降在泥炭沼澤中,以沉積物形式記錄當時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除了鉛含量之外,沉積物中的木炭含量也處于較高水平,這意味著當時人類曾大量燃燒植物,可能包括為冶煉礦石而燒制木炭。 此前研究顯示,羅馬帝國滅亡后......閱讀全文
泥炭沼澤沉積物記錄顯示,公元前3600年左右,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地區就出現了鉛污染,這意味著該地區既是歐洲冶金業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最早出現環境污染的地方。 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從位于巴爾干地區的黑山共和國和塞爾維亞共和國交界處一個泥炭沼澤里采集沉積物,重建巴
汞是一種自然界存在的極其有害元素,大量儲存在煤炭中。那么,汞是如何進入到煤層中的呢?不同時期煤炭中汞的來源有什么差別,受什么控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劉桂建研究組通過新近發展的穩定汞同位素技術給這些問題一個圓滿的答案,并發現地球史上的大氣氧含量與煤炭中汞同位素組成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該研究成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