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食品檢測技術得到了更多的重視,生物技術等新興的食品檢測技術也因此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文章在簡要介紹生物技術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以期為生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食品安全問題是由于食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而造成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引起了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重視。目前,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既有政府監管不嚴、制度體系不完全的原因,也有食品檢測技術不夠科學先進的原因。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對食品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分析方法難以滿足當前食品檢測的需要,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簡便快捷的生物技術逐漸在食品檢測領域大放異彩,文章將對此進行詳細論述。 一、生物技術概述 生物技術是利用生物有機體及其組成部分,或是利用其組織、細胞、酶來合成、轉化、......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4月7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南京工業大學、太平洋國際展覽等聯合舉辦的CBIFS 2016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南京金陵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次論壇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發表精彩演講,開展了8項專題研討會,
——快速檢測技術專場 2013年4月1~2日,由北京食品學會以及北京食品協會主辦,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國內外專家、知
原題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在我國的特需性及其主流技術的進展 蔣士強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一、 觧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必需實現二個根本性的轉變 1、監管的環節上應從目前
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儀器/生物技術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即將開幕 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儀器/生物技術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ECIA)將于2010年5月24日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共同主辦,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廣東國際科技貿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4月22日,2018(第二屆)食品安全快檢論壇《變革及未來:快速發展的食品安全快檢技術》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E232B會議室舉行。(相關報道:食品快檢技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本次論壇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食品安全快檢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承辦,本屆會議
2014年5月8日上午,第三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國際論壇分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在此次的食品與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分會報告中邀請了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學院的趙友全教授;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的金茂俊研究員;睿科儀器有限公司的朱世超先生;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12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分析測試協會理事及代表、以及業內人士共計130余人與會。會議現場分析測試協會 張渝英秘書長 分析測試
基于芯片多通道納噴質譜的液滴萃取表面分析(LESA) 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春勝博士為大家作了題為《基于芯片多通道納噴質譜的液滴萃取表面分析(LESA)》的報告,主要介紹了芯片多通道納噴離子源(TriVersa NanoMa
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從國外到國內從來都是爭論不休。 10月17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檢測與評估是由權威機構來進行,不是“隔壁王大媽說了算”。但權威機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建構?以及如何檢測?是否真正權威?這些問題就如神秘的生物科技
摘 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當中,人們對于養生這一話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實現身體健康,保障生命健康權利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的要事。這就使得社會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上升,食品檢測工作的質量倍受關注。生物檢測技術是進行食品檢測工作的重要技術基礎,加強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工作中的應用,可以大大提
2012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應用國際論壇暨展覽會日程安排 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聯合主辦的“2012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應用國際論壇暨展覽會”,將于2012年6月5日至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會將同期舉辦“中國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4月7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太平洋國際展覽聯合舉辦的“CBIFS2017第十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會議邀請了食品行業內的的著名專家學者和儀器廠商開展80余場大會報告和專題報告,包括快速檢測、分析方法、食源性微生物、農獸藥殘留、真菌毒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關注科學儀器最新成果CISILE 2018年度新產品發布會劇透來襲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18)即將于201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展。CISILE作為眾多業內企業發布新產品、新技術的首選平臺,新一年度新產品發布會將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新成果呢
【CBIFS2014嘉賓會客廳】 作為中國領先的食品安全技術推廣平臺,CBIFS食品安全論壇以為中國食品安全提供出色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宗旨。CBIFS匯聚了眾多行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積極交流、深入探討,既是行業的技術創新研討會,更是我國食品安全技術發展的盛會。
摘要:近年來,食品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肉類食品的檢驗也正朝著更加安全和衛生的方向發展,檢驗質量不斷提高。該文介紹了當代肉類品質檢測技術,包括物理分析法中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超聲波技術、電磁學檢測技術;儀器分析法的高效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安培法、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技術;
2010年9月15-17日將于中國上海舉行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主辦方——慕尼黑(上海)有限公司于8月5日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會議上慕尼黑(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毛大奔先生重點匯報了今年即將舉行的慕尼黑上海生化展會的相關信息,安捷倫
【摘要】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的惡化倒逼監管層逐步加大對質量監督的力度。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在公開場合表示,“將在3至5年內全面完成食品全行業誠信體系的建設。”衛生檢測部門任重而道遠,我們借助納米技術能取得長足的進展。 一、納米技術概述 所謂納米技術(Nanotechno
2015年第三屆天津質譜學會在風景秀麗的北京懷柔召開,秋高氣爽,碧水藍天,讓人心情尤為舒暢。此次會議是純粹的學術報告會議,旨在討論前沿質譜,質譜新方法,新技術及其應用。 第一天的學術報告圓滿落幕,第二天則是分組討論會,來自各領域的質譜同行,進行分組討論,充分交流質譜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及其應用經
2016年11月11-12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第四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6)”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本屆會議涵蓋原位電離質譜技術前沿基礎、原位電離質譜小型化、原位電離質譜產業化和原位電離質譜技術應用新趨勢的四大主題,吸引了兩百余
摘要:社會的進步促進了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生物檢測技術,主要包括免疫技術、生物酶技術、PCR技術、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以及核酸探針等技術,并對其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也也越來越重視。近些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見報,使得視頻檢測檢驗機構的工作壓力變大,要求也更高。同時,關于食品檢測檢驗的方法,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機構主要根據不同食品的檢驗要求,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本文主要針對
——第三屆中國食品企業實驗室檢測與管理技術論壇報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7日-8日,第三屆中國食品企業實驗室檢測與管理技術論壇在北京萬方苑國際酒店舉辦。經過了第一天的食品實驗室的管理與質量控制和食品實驗室運行與微生物檢測技術論壇(詳見報道:第三屆中國食品企業實驗室檢測與管理技術論壇在京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第二輪會議通知 蛋白質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
2014年10月16~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浙江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劉秀梅研究員 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劉秀梅研究員帶來了題為《食品微生物快速檢驗方法標準化及其發展趨勢》的報告。 劉秀梅研究員首先介紹了在WHO食源性疾病暴發調查和控制指南中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以及歷年國際微生物食品安全問題。如2011年美國單增李斯特菌污染香瓜
摘要:當代社會人類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應的食品檢測技術也得到改善。其中生物技術也揮了重要的作用,PCR技術、酶聯免疫吸附技術(ELISA)、PCR-免疫技術(PCR-ELISA)、免疫親合色譜(IAC)、生物芯片(Biochips)等技術以各自的優點,被廣泛地運用于食品檢測領域。&nb
飲料、糧油、酒、飲用水、果蔬等食品中到底有沒有非法添加或者摻假?最前沿的技術不再是將食品取樣后送到實驗室層層檢測,而是利用便攜甚至能裝到口袋中的設備,現場檢測,立竿見影得到結果。10月1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揭幕的第八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上,不論是業內巨頭還
摘 要:當代社會人類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應的食品檢測技術也得到不斷改善。其中生物技術揮了重要的作用,PCR技術、酶聯免疫吸附技術(ELISA)、PCR-免疫技術(PCR-ELISA)、免疫親合色譜(IAC)、生物芯片(Biochips) 等技術以各自的優點,被廣泛地運用于食品檢測領域。
近年來,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發的疫情不斷發生,食品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和關注的問題,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響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快速而準確地檢測出被稱為“頭號殺手”的食品致病菌,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務,因此建立一種快速、準確、便捷的檢測技術,對于從源頭制止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