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檢測技術專場
2013年4月1~2日,由北京食品學會以及北京食品協會主辦,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國內外專家、知名學者近千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分析測試百科網對“快速檢測技術”分會進行了跟蹤報道。會議由北京食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周以秋女士主持。
北京食品協會常務副會長 周以秋女士
IonSense 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Brian D.Musselman 博士
第一個發言的是來自IonSense 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Brian D.Musselman 博士,他向大家講述了“DART?的藝術:實時直接分析、茶葉快速識別 ”。Musselman博士主要講述DART?的原理是在大氣壓條件下,中性或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氦氣)經放電產生激發態原子,對該激發 態原子進行快速加熱和電場加速,使其解析并瞬間離子化待測樣品表面的標志性化合物或待測化合物,進行質譜或串聯質譜檢測,從而實現樣品的實時直接分析。隨后,他對液質聯用技術進行了總結比較。一般液質聯用可以看到很多雜質離子,現在這個新的技術,沒有基質的影響。
Musselman 博士介紹DART?可用于檢測茶葉中的茶多酚,可對一些中藥及保健品中的成分進行鑒定。用DART?檢測商品茶葉色譜通常是10-30分鐘以上,從前面樣品制備包括萃取整個樣品制備,而現在不超過5分鐘時間 。DART?將大批量商品的篩查,不只是大批量的抽查。對果汁或蔬菜汁的檢測,能夠進行快速的檢測,更精確質量的差異能看出到底是什么化合物,包括化合物的名稱。關于白粉的問題檢測,在1分鐘內就能夠檢測出是什么東西。
同時,Musselman 博士介紹了在匹茲堡會上宣布的一個新產品DART-GSX System,可以進行快速的氣體液體固體的分析。
歐普圖斯(蘇州)光學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春偉先生
來自歐普圖斯(蘇州)光學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偉先生的報告題目為《納米增強拉曼光譜法在食品、藥品快速檢測領域的應用》。
拉曼技術是拉曼博士發現的可見光與化學分子的非彈性散射,拉曼技術檢測信息達到分子結構水平。拉曼技術實現了材料的光譜分子指紋鑒定:從實驗室研究到實地應用的跨域;檢測食品藥品中非法添加物、農獸藥殘留摻假偽劣食品;監測易燃易爆和生物技;篩查重大疾病,通過體液或組織;監測環保污染;工業生產在線監測。
納米增強拉曼散射是結合拉曼技術(分子的光譜指紋鑒定)和納米技術(拉曼信號“放大器”)生成的納米增強拉曼技術(NERS)拉曼信號可被增強“放大”高達14個數量級可進行單分子檢測。就像應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體,應用納米技術模塊作為“信號放大”,結合拉曼光譜技術,就可以檢測到微痕量化學物。快速檢測化學物,以幾分鐘甚至秒鐘計,現場篩查食品藥品中微痕量有害化學物及雜質。其檢測流程為檢測流程:樣品準備-現場快速檢測-分析和辨識(計算機檢索搜尋,數據庫比對辨識未知化學物-結論并采取行動(合格通過-疑似預警-禁止并報警)。
劉經理列舉了歐普圖斯藥品保健食品快速檢測系統的應用實例:對市售的某降糖類保健品進行檢測,發現其納米增強拉曼光譜譜圖與鹽酸二甲雙胍一致,疑似含有降糖類化學藥物鹽酸二甲雙胍。
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于冰女士
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的于冰女士為大家介紹了“濾膜分離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檢測方面的應用”。
于女士首先介紹了微濾膜的歷史:微濾膜分離技術始于19世紀中葉,是以靜壓差為推動力,利用篩網狀過濾介質“篩分”作用進行分離的過程。膜過濾的主要作用是從氣相或液相物質中去除(截留)膠體,細菌和固體物質,以達到凈化、分離和濃縮等目的。Richard Zsigmondy理查德.西格諾里化學家/物理學家于1925年獲諾貝爾獎;1918年發明膜過濾器;1922年發明超濾過濾器(cold-ultra-filter),這是賽多利斯分離技術的基礎。
微濾膜的主要技術特點有:膜孔徑均勻、過濾精度高、過濾速度快、吸附量少、無介質脫落。主要應用領域是:食品飲料、醫藥衛生、環境監測等領域。
病原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形成的危害歷史悠久,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體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等,可引起傷寒、痢疾、霍亂和腹瀉等腸道疾病。食品被細菌污染后不但會引起食物變質,同時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在實際工作中經常以檢查食品、水體的細菌總數,特別是檢查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菌來間接判斷食品及水體污染狀況和環境衛生學質量。糞便污染指示菌一般是指如有該指示細菌存在于水體中,即表示水體曾有過糞便污染,也就有可能存在腸道病原微生物,那么該水質在衛生學上是不安全的。使用微濾膜分離技術可以很好的分離樣品,提高檢測結果準確性。
除了濾膜技術,Sartorius在食品安全領域還有其他解決方案:1.紅外干燥:集紅外加熱和天平于一體;2.Cubis—全新的電子天平系列。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萬宇平總經理
來自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萬宇平總經理給大家帶來了《新型食品安全檢測裝備研究及應用——食品安全檢測箱》的相關介紹。
實現全產業鏈檢測
1.源頭種植業:土壤檢測、重金屬檢測、水分水質分析;養殖業:動畜疫病檢測、疫苗檢測
2.生產、加工:種植業:農作物培育過程中、農藥殘留、營養成分分析、微生物檢測、毒素檢測;養殖業:獸藥殘留檢測、疫病檢測、非法添加物檢測
3.流通:種植業:農藥殘留、營養成分分析、微生物檢測、毒素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理化成分分析;養殖業:獸藥殘留檢測、疫病檢測、非法添加物檢測
4.終端消費:種植業:微生物檢測、毒素檢測;養殖業:微生物檢測、烹飪過程中的有毒有害物檢測。
物聯網特點
普適性的數據分析與服務:更深入的智能化——使用數據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學模型和功能強大的運算系統處理復雜的數據分析、匯總和計算,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信息,以更好地支持決策和行動。
異構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將個人電子設備、組織和政府信息系統中儲存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從而進行實時監控、風險交流。
泛在化的傳感器及網絡:更透徹的感知——利用任何可以隨時隨地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信息的設備、系統或流通,便于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和進行長期規劃。
食品安全檢測箱的應用
按職能分:農業質檢系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入境檢測、地方部門等。
按應用行業分:畜禽、乳制品、蜂蜜、菠菜、瓜果、茶葉、水產行業等。
按檢測對象分:農藥、獸藥、毒素、非法添加劑等。
按經濟性質分:連鎖型餐飲業、連鎖型超市、大型種養殖基地等。
按企業經營性質分:養殖業、生產加工型企業、運輸企業、貿易型企業等。
食品安全檢測箱符合國情的需求——全球關注食品安全。其可對食品樣本進行大規模初篩,之后將可疑樣本精確定量分析。精確定量分析成為各國保障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模式,我國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該保障模式,本成果的成功開為保障體系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
中安高科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谷宇教授
中安高科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谷宇教授給大家帶來了“新型快速智能便攜式食品安全檢測儀的研究和應用”的報告。
食品安全檢測儀的傳統檢測方法:設備體積大,設備價格昂貴;檢測過程繁瑣,檢測目標單一;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不適合大規模快速檢測。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一種通過氣體傳感器和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模擬生物嗅覺系統,從而實現對揮發性物質進行檢測和識別功能的新設備——電子鼻又稱氣味掃描儀,其核心部件為氣體傳感器,具有客觀、快捷、重復性的優點。
便攜式食品安全檢測儀可具體應用于冷卻肉、發酵肉、注水肉、獸藥殘留等肉類產品檢測:假酒、基酒勾兌等酒類制品辨識;調味品摻假、摻雜、茶葉農藥殘留、以次充好等質量安全問題中,實現對食品安全領域中危害物質的無接觸、快速智能檢測,并將技術推廣、設備產業化。
便攜式食品安全檢測儀對比國內傳統技術和國外電子鼻的優勢:設備小型化,微型化,移動靈活,價格低廉,遠遠低于國外類似產品。操作簡單、快速,使用面廣,具有即時學習功能。無需專業人員操作。檢測定性而不定量,適合大規模初篩。
便攜式食品安全檢測儀的創新點:1.在國內,首次針對肉類、酒類、調味品類及茶葉類產品的特征性物質,研究、開發并篩選適宜的親和型聚合物薄膜材料;2.完善并優化了真空電子束色散鍍膜技術,開發產業化設備,使其達到薄膜增長速度可控、膜厚可進行實時監控、鍍膜均勻度性能優良,成品率達到95%以上;3發展聚合物壓電傳感系統選擇性智能嗅聞圖譜計算技術,建立智能化嗅聞壓電傳感設備的技術規范體系;4.實現親合型聚合物壓電傳感系統在國內食品安全領域中的首次應用;實現小型、快速、智能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國產化與產業化;5.在推廣應用中,得到一套根據不同企業具體特點建立動態模型庫的模型庫優化方法。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陳愛亮老師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陳愛亮老師給大家講述了“納米金適配體比色技術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應用”的相關信息。陳老師的講座內容如下:
納米金適配體比色實驗設計:
1.交聯法檢測DNA、汞
2.解交聯法檢測可卡因、鉛、DNA酶
3.改變電荷法檢測β-內酰胺酶。底物水解吸附到納米金表面(發生凝固)
4.固定雙鏈保護檢測腺苷。原理是在納米金表面固定腺苷適配體,雙鏈DNA在有鹽存在下發生凝聚
5.單鏈DNA保護檢測赭曲霉毒素A。單鏈DNA可物理吸附到納米金上
6.單鏈DNA保護檢測青霉素、雙酚A。肉眼可觀察到明顯變化,加入靶標變色
7.電荷/單鏈DNA-砷
8.固定-吸附方法比較 檢測靈敏度更高
9.適配體納米比色法檢測SDM
10.納米金pH值優化。pH8為最佳pH值
11.Nacl用量優化
12.納米金的合成
13.檢測方法的建立
最后,陳老師對其研究做了展望:在農獸藥違禁添加物生物毒素等小分子高親和力抗體難以制備的情況下,適配體作為一種新型識別分子,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開發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適配體納米金比色法類似于現在的膠體金試紙條,簡單、靈敏、快速,因此非常符合基層檢測的需求。目前納米金與DNA的結合基質還不明確,進一步研究闡明機制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該方法的效率,推廣應用。
更多后續報道請繼續關注分析測試百科網……
近日,中國熱科院分析測試中心傳感與光電檢測技術研究團隊在農產品真菌毒素的快速檢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團隊利用便攜式細胞計數器作為信號檢測設備,開發出一種用于快速、靈敏檢測農產品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
近日,國務院食安辦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和現代化治理水平,部署各地進一步健......
為切實有效提升基層執法效能,市場監管總局啟動“1+N”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指南體系建設(即1個案件查辦通用指南+N個辦案指南),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近日首批制定發布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通用指南》和......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食品安全條例》,全面推廣并規范使用封簽,切實提高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水平,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布了《山東省外賣封簽使用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今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推行食品安全“觸發+穿透式”監管,深化“信用+”監管運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系統化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截至目前,該局已對8家食品生......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管局城南分局對轄區內的鹽水鵝、麻辣鵝等熟食店進行專項突擊檢查,重點查處銷售環節非法添加罌粟殼違法行為。檢查現場,執法人員利用快速檢測試劑對熟食店中的湯料、鹵料進行檢驗檢測......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657批次樣品,檢出30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截至目前,我司直接采購的77類產品,掃碼覆蓋率達到93.5%,供應商食材掃碼覆蓋率也達到92%。借助‘食安遼寧’溯源碼,人工節省最為明顯,其次是簡化了溯源流程,還有就是節省大量材料打印紙張。”在遼寧......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61572批次,監督抽檢......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三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6號〕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