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酒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大型場所或人流聚集區每天都會產生不少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這些垃圾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污染環境,還會影響城市的發展。 你可知道這些垃圾都流向了哪里?又該如何處理?如果不知道,那走進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及三亞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你會驚訝地發現,這些又亂又臟的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在經統一收集、分類以及相應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后,竟然也能“變廢為寶”,產生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餐廚廢棄物處理后每年可產生約150萬立方沼氣 那么,城市中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最后要怎么處理?針對這個問題,光大環保能源(三亞)有限公司經過探索,最終建成三亞市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該項目從2016年開始啟動,每天對簽約的餐飲機構進行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對餐廚垃圾統一收集。 近日,記者走進項目的監控室,密密麻麻的流程圖、監控燈和數據鋪滿了整面電子墻。此時,操控臺前的4名工作人員正掌控著整個項目的設備。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閱讀全文
減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燒發電;引導垃圾分類,實現從源頭上減量;促進公眾參與,提高環保意識……作為全國首批“無廢城市”試點之一,海南三亞正持續探索“無廢城市”的實現路徑。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近年來,垃圾圍城、固廢難消,成為一些城市發展的沉重包袱。“無廢城市”,則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思路。圖
如果不加強垃圾分類,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將被垃圾包圍,這并非危言聳聽。 請看一組數據,2004年海口日產垃圾900多噸,2010年增加到1200多噸,而到今年已經達到1700多噸。由于垃圾的飛速增長,顏春嶺垃圾填埋場已不堪重負,海口垃圾焚燒發電廠也在不斷擴張產能。 早在2000年
2019年已經過去4月,政府部門出臺環保類政策、產業、稅收文件數量超過30余條,筆者通過梳理,提煉出5個關鍵詞,以便大家更加聚焦,清晰的了解前4月環保熱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1 城市垃圾分類 2月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正式公布。條例將通過法律的強制性,推動垃圾分類,包括固化共識
●垃圾分類要做到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需要廣大公眾積極參與,無論是設備采購還是深入宣傳,都需要資金投入 ●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利益相關方,由于缺少激勵和協調機制,難以形成合力 ●用2~5年時間推動強制分類工作,明確規定垃圾的分類,制定出指導操作性強的分類說明。在此過程中,必須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工作人員對著屏幕,輕點鼠標就能操控把生活垃圾焚燒并轉化為電能的作業流程。這是記者今天在光大環保能源(三亞)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的。該公司日均處理垃圾超過1200噸、轉化電能43.84萬度,年處理生活垃圾約47萬噸、發電量1.6億度。同時,全市759家餐館(酒店)的餐廚“地溝油”半年來產出生物柴油上千噸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近日,《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正式印發,《計劃》規定了2017年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的年度目標以及重點工作安排,具體詳情如下: 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 為貫徹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海南省城鎮
本報記者孫秀英海口報道 根據環境保護部統一部署,海南省生態環保廳日前派出檢查組赴三亞市,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檢查工作。 據介紹,目前,海南省危險廢物的產生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等行業。每年產生工業危險廢物超過1萬噸,產生醫療廢物3000多
近日,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回函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稱,三亞新機場人工島填海項目涉嫌違法用海,國家海洋局已暫停審查該項目用海預審申請。在這背后,我國部分近海海域資源供需矛盾逐漸突出,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沖突開始顯現的問題不容忽視。《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我國沿海部分省份調研發現,由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主管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畜牧獸醫、水產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研究中心,各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實驗站)及部內相關司局和直屬事業單位: 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
2019上半年水土固廢氣生態環保政策及重要動態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 2019年1月11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9個部門近日印發《建設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初步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
依靠黃粉蟲提取特殊菌類降解塑料地膜,從而解決地膜污染土地的問題;黃粉蟲還可吞食尾菜垃圾,從而轉化為類似兔糞便的生物降解顆粒作為肥料,成蟲還可作為家禽飼料。記者今天從三亞市南繁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三亞南繁院)獲悉,該院從對黃粉蟲的研究中,探索出一條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新路子。 新研究: 黃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