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隊員在回收單拖體瞬變電磁儀。中國大洋協會供圖 6月中下旬,西南印度洋晴空萬里,海風徐徐。隨著科考隊員將微塑料采樣器回收至“向陽紅10”船甲板,中國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業順利收官。在30多天的時間里,科考隊員24小時輪班開展作業,強大的海底資源勘查設備輪番上陣,采集了大量珍貴樣品和重要數據。 “目前我們的科考范圍正不斷向縱深發展,自主研發的海底勘查裝備已經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大洋科考正以新的姿態,為國際海底區域資源開發活動和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第四航段首席科學家倪建宇信心滿滿。 圍繞微塑料污染等海洋環境問題,我國首次在印度洋開展相關科學調查 6月15日上午9點,西南印度洋。“向陽紅10”船上的科考隊員用后甲板絞盤將微塑料采樣器緩緩放入海中,半小時后將采樣器收回,成功完成取樣,整個過程約1小時。之后,科考隊員將采樣器網......閱讀全文
科考隊員在回收單拖體瞬變電磁儀。 中國大洋協會供圖6月中下旬,西南印度洋晴空萬里,海風徐徐。隨著科考隊員將微塑料采樣器回收至“向陽紅10”船甲板,中國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業順利收官。在30多天的時間里,科考隊員24小時輪班開展作業,強大的海底資源勘查設備輪番上陣,采集了大量珍貴
科考隊員在回收單拖體瞬變電磁儀。 中國大洋協會供圖 6月中下旬,西南印度洋晴空萬里,海風徐徐。隨著科考隊員將微塑料采樣器回收至“向陽紅10”船甲板,中國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
科考隊員在回收單拖體瞬變電磁儀。中國大洋協會供圖6月中下旬,西南印度洋晴空萬里,海風徐徐。隨著科考隊員將微塑料采樣器回收至“向陽紅10”船甲板,中國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業順利收官。在30多天的時間里,科考隊員24小時輪班開展作業,強大的海底資源勘查設備輪番上陣,采集了大量珍貴樣品和重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