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最新研究表明CT掃描竟然可能增加患腦癌的風險。 過去20余年CT掃描的使用率顯著升高,CT掃描可以顯著提高診斷率并改善疾病預后,但是CT掃描需要的放射劑量卻比其他測試高。因此放射保護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小孩,因為他們會接受更高劑量的輻射,又對輻射相關的惡性疾病更敏感,同時出現可能的不良后果的潛伏期更久。 兒童和青少年受輻射引起的最常見的惡性疾病是白血病和腦癌。因此研究人員評估了兒童時期接受CT掃描帶來的白血病和腦癌風險。研究人員對1979-2012年間接受過1次或者多次CT掃描的168394名荷蘭兒童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們通過醫療記錄獲得了這些人的患癌記錄和生存狀態。他們調查了荷蘭所有的放射科以確定參與者的資格。在荷蘭只有醫院可以進行兒科CT掃描。 結果發現總的癌癥發病率比預期高1.5倍。不論是所有的腦癌,還是區分惡性和非惡......閱讀全文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的PET掃描儀——“探險家”。研究證實,“探險家”與目前的PET檢查相比,可將輻射劑量減少40倍,并仍然獲得與現有掃描儀相同的影像信號。據悉,這項研究成果有望在早期癌癥檢驗領域大顯身手;而在醫學研究的其他領域,如藥品研發等方面同樣潛力巨大。 PET(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的PET掃描儀——“探險家”。研究證實,“探險家”與目前的PET檢查相比,可將輻射劑量減少40倍,并仍然獲得與現有掃描儀相同的影像信號。據悉,這項研究成果有望在早期癌癥檢驗領域大顯身手;而在醫學研究的其他領域,如藥品研發等方面同樣潛力巨大。 PET(
日前,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的癌癥療法,包括一些復雜的兒童癌癥;質子射線療法(proton beam therapy)是一種放療方法,其能夠利用質子(重粒子)來替代常規放射療法中所使用的X射線,這些質子能夠更加精準地靶向作用距離關鍵器官較近的腫瘤組織,這種療法對于腦癌患者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