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靜脈血栓是指一種多發于老年人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身上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不正常的凝固在靜脈血管內造成的[1]。其中以下肢深靜脈血栓最為常見,而且其發病率在逐年增高,已經成為了醫學上較為棘手的疾病。若不進行及時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使患者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的及時的治療對患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將患者的靜脈解剖結構圖清晰的顯示出來,另外還可以顯示血流動力學,對于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了醫學界的許可。現在選取我院38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做為臨床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3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45.23±3.2)歲,病程3d~8年。這些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下肢疼痛或者腫脹,甚至行走困難。另外選取同等條件下在我院治......閱讀全文
下肢靜脈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疾病已被臨床廣泛應用,本文就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管疾病的體會做一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因下肢腫脹、疼痛、淺表靜脈曲張前來就診,臨床懷疑下肢靜脈疾病而行檢查者78例。其中
老年患者因受自身免疫力的影響,下肢骨折之后會導致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內膜損傷,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現象[1]。另外老年患者合并癥較多,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幾率更大。為加強對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幾率的探究,本次研究選擇100例老年骨折患者行多勒普超聲檢查,診斷率高,現報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清晰地顯示靜脈的解剖結構和血流動力學的功能[1],對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準確率已得到公認。現對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臨床資料作一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下肢靜脈血栓患者5
下肢深靜脈血栓上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長期肢體制動、全麻、感染以及先天解剖變異等可引起靜脈血流速度減低;一些藥物的使用、感染或機械性損傷及先天遺傳性疾病均可以導致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以股淺靜脈和靜脈的發生率最高,常見患肢持續性腫脹、淺靜脈曲張、部分可伴有下肢動脈痙攣及血栓的脫落,引發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