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CsPbX3, X = Cl, Br, I)具有吸收截面大、熒光量子產率高、發射譜線窄、可調諧熒光發射波長等優異的光學性能,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管以及激光等光電器件中展現出了極大的應用前景。然而,相對其優異的線性光學特性,鈣鈦礦量子點的非線性上轉換發光卻受限于多光子吸收發光效率低(< 10-8)的技術瓶頸,需依賴價格昂貴、高功率密度的脈沖激光(>106 W cm-2)如飛秒激光進行激發。如何實現鈣鈦礦量子點在低功率密度激發下的高效上轉換發光一直是國內外學者感興趣的課題,也是該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基于稀土納米晶和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的輻射能量傳遞上轉換發光調控示意圖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功能納米結構與組裝重點實驗室陳學元團隊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科技部“973”計劃、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中科院青促會會員鄭偉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專項等支持下......閱讀全文
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CsPbX3, X = Cl, Br, I)具有吸收截面大、熒光量子產率高、發射譜線窄、可調諧熒光發射波長等優異的光學性能,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管以及激光等光電器件中展現出了極大的應用前景。然而,相對其優異的線性光學特性,鈣鈦礦量子點的非線性上轉換發光卻受限于多光子吸收發光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秦川江和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安達千波矢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揭示了導致一類準二維鈣鈦礦發光效率低的機理,進而提出了解決方案,開發出基于該類材料的高效率綠光發光二極管。相關成果11月1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 (2019))。 有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秦川江和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安達千波矢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揭示了導致一類準二維鈣鈦礦發光效率低的機理,進而提出了解決方案,開發出基于該類材料的高效率綠光發光二極管。相關成果11月1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 (2019))。 有
長余輝材料作為夜間或暗光條件下的持久發光材料在安全指示、交通標示、裝飾等技術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發藍光和綠光的長余輝材料已有較好的商品化產品,但是紅光長余輝材料依然存在余輝強度弱、持續時間短等缺點。此外,由于不同長余輝材料存在不同的陷阱深度和陷阱密度,導致不同發光組分的長余輝材料的余輝強度
柔性可穿戴電子是未來電子元器件發展的熱點方向,電源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電源的選擇和設計影響未來可穿戴電子的設計與功能。目前,電源對可穿戴電子的戶外使用性、大面積貼合性和安全性有較大限制。 近年來,金屬有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優越的光電轉換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基于鈣鈦礦材料平面結構器件的光電
近日,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團隊在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先后在《先進科學》和《納米能源》發表。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是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它依賴于摩擦起電和電致發光耦合,通過極其柔和的機械作用將動態運動轉換為發光信號。與傳統力致發光相比,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以其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于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激光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激光輸出的鈣鈦礦激光器。 激光器是將輸入的光或電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由于發光高度均勻,被廣泛應用于工業、
“未來只需要太陽光、二氧化碳和水就能生產出汽車燃料、高分子材料和藥品。”6月3日,在2015“光電子學、材料與能源”國際研討會上,國際頂尖材料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楊培東教授透露了這一令人期待的消息。 楊培東介紹,他正在研究的系統類似于綠葉的光合作用系統,只不過綠葉的光合作用產物是氧氣和碳
來自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日本九州大學的國際合作團隊開發了一款鈣鈦礦激光器,該激光器基于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突破了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率先實現了室溫可連續激光輸出。相關研究成果9月3日發表在《自然》上。 激光器是將輸入的光或電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由于其發光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光電材料動力學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基于量子限域的CsPbBr3納米晶與多環芳烴分子構建模型異質結,并結合穩態和飛秒瞬態光譜,揭示了該體系內納米晶量子限域效應主導的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過程,清晰地展示了轉移速率對納米晶載流子表面概率密度的線性依賴關系。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
什么是閃爍晶體? 閃爍晶體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個詞,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閃爍體是一種當被電離輻射激發之后會表現出發光特性的材料,是將高能轉換為可見光的一種典型光電轉換材料,可用于輻射探測和安全防護,通常在應用中將其加工成晶體,稱為閃爍晶體。 在醫學上,閃爍體是核醫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基于量子限域的CsPbBr3納米晶與多環芳烴分子構建模型異質結,并結合穩態和飛秒瞬態光譜,揭示了該體系內納米晶量子限域效應主導的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過程,清晰地展示了轉移速率對納米晶載流子表面概率密度的線性依賴關系。相關成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補充通知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繼續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共收到項目申請149份。雙方分別初審并核對后,已發布初審通知。現接到巴方信函勘誤,最終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因其優異的光電子性能,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關注。其作為活性層制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超過25%,接近單晶硅電池的最高值。然而,通過低溫溶液法制備的鈣鈦礦薄膜通常是多晶的。多晶薄膜,在其表面和晶界處容易產生缺陷,會捕獲光生電荷,導致額外的非輻射復合能量損失,限制了器件的開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因其優異的光電子性能,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關注。其作為活性層制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超過25%,接近單晶硅電池的最高值。然而,通過低溫溶液法制備的鈣鈦礦薄膜通常是多晶的。多晶薄膜,在其表面和晶界處容易產生缺陷,會捕獲光生電荷,導致額外的非輻射復合能量損失,限制了器件的開
有機—無機憑借其理想的帶隙、較長的載流子擴散長度、高吸光系數、較小的激子分離能等優點在近些年聚集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掀起了在光電領域的研究熱潮。根據NREL效率圖,目前基于正置高溫二氧化鈦結構鈣鈦礦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突破了22.1%。倒置P-I-N結構平面鈣鈦礦電池因其更適宜于低溫卷對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日前公布了《面向能源的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據項目指南內容,2016年將資助1-2項項目,單項資助力度約1250萬元。 該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擬在如下兩個方向進行集成,以集成項目的方式進行資助。以組建優勢互補科研攻關隊伍,實現跨越發展: (一)柔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硅基太陽能電池研究組(DNL1606)研究員劉生忠帶領其團隊利用升溫析晶法,首次制備出了超大尺寸單晶鈣鈦礦CH3NH3PbI3晶體,尺寸超過2英寸(大于71 mm),這是世界上首次報導尺寸超過0.5英寸的鈣鈦礦單晶。相關結果在線發表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生忠研究員帶領的團隊與陜西師大合作,利用升溫析晶法,首次制備出超大尺寸單晶鈣鈦礦CH3NH3PbI3晶體,尺寸超過2英寸(71毫米)。這是世界上首次報道尺寸超過0.5英寸的鈣鈦礦單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先進材料》期刊上。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甲氨基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流動離子的存在可以引起電流-電壓曲線滯后。然而,它仍然是一個正在進行的辯論如何移動離子確切地影響設備的操作。我們使用帶移動離子的漂移擴散模擬來描述預條件甲基銨碘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iv曲線,并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模擬結果表明,這種滯后與表面復合的程度和載流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通用項目)擬提名名單,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5項,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電子科技大學劉盛綱,西安交通大學姚嘉,北京大學陳佳洱,武漢大學李德仁;自然科學獎59項,技術發明獎25項,科技進步獎40項。 原文如下:教育部擬提名2
根據《化工與材料京博博士論文獎獎勵辦法》的規定,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委托中國化工學會評審委員會于2019年9月對2019年度“化工與材料京博博士論文獎”所征集論文開展評審工作。經有關單位推薦、形式審查、專家初審和會議評審,共38篇論文入圍,評選出金獎1篇、銀獎3篇、銅獎5篇、優秀獎10篇和提名獎
面向能源的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國家解決能源問題的重大戰略需求,以光-電/電-光轉換為核心,以材料設計和制備為基礎,發揮光電材料的理論與模擬的引領作用,重視微納結構和表面界面工程研究,旨在揭示高效光-電/電-光轉換的機理,突破現有原理和技術局限,為光
(化學與材料)科學擬資助項目編號擬資助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申請者職稱合作單位擬資助金額(萬元)重點項目2191001二維碳基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的高效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制備與催化機理探究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802191002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鐵基納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設計與性能調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月8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舉辦的“2018年北京光譜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會議擬就光譜分析技術(以原子熒光、分子熒光和食品營養安全光譜分析為主)及應用,化學計量學在光譜分析中的應用等問題開展學術交流。相關領域專家15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分析測試百
近日,大連化物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11T6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通過合理構建無機納米晶-多環芳烴分子模型體系的能級結構,結合超快時間分辨光譜技術,揭示了電荷轉移態介導的三線態能量轉移(CT-mediated TET)模型,在無機/有機界面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通過合理構建無機納米晶-多環芳烴分子模型體系的能級結構,結合超快時間分辨光譜技術,揭示了電荷轉移態介導的三線態能量轉移(CT-mediated TET)模型,在無機/有機界面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年
1015201101100調控配體呈遞培養高侵襲性的癌細胞用于開發高效靶向抗腫瘤納米載體的研究帥心濤中山大學邊黎明香港中文大學1025201101102涂層下航空鋁合金在海洋環境下的局部腐蝕演化規律及機理劉法謙中山大學鄒芳鑫香港理工大學1035201101108綠化海綿城市:利用城市植物實時評估蓄洪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德國科學基金會(DFG)雙邊合作協議,2018年雙方共同征集和資助中德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項目申請412項,經初步審查并與德方核對清單,確定394項申請通過初審,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申請公布如下: 序號 科學部受理
鹵化鉛鈣鈦礦無機-有機雜化材料在光電子器件、太陽能電池、催化、離子交換和快離子導體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作為新型光伏材料備受科學家關注,其光電轉換效率已迅速刷新到20%,并有望達到晶體硅電池25%的水平。這類材料的半導體性能主要來源于雜化材料中的無機骨架部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維鈣鈦礦無機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