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社長李平:深化媒體融合發展加速創新驅動發展
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深化媒體融合發展 加速創新驅動發展——在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致辭9月10日電,以“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為主題的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今日在深圳舉行,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出席論壇并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第三次參加媒體融合發展論壇,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受王志剛部長委托,我代表科技部,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同仁長期以來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這次論壇,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不久的背景下舉辦,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以人民日報社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緊緊把握中央精神,順應新時代傳媒技術深刻變革的趨勢,務實創新,不懈探索,深化媒體融合,為提升黨的新聞輿論“四力”、更好服務......閱讀全文
【科技日報】建設科技強國需要堅定的創新自信
一個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強調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
科技日報:從創新全鏈條布局科技規劃藍圖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個首次以“科技創新”命名的《規劃》,確立了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的總目標。 “《規劃》最顯著的特征,是關注點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研究本身的改革和發展,更加關乎國民經濟主戰場,關乎面向科技前沿,關乎面向
習近平: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17日來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他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要結合實際堅持運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經驗,積極回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活力,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習近平到中南大學調研科技創新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道,習近平來到中南大學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觀看了重金屬廢水生物制劑深度凈化和回用系統演示,了解運用生物技術手段治理重金屬污染情況。在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他聽取了粉末冶金特種材料研發應用介紹,同數十位研發人員一一握手,肯定他們的成績。 背景資料:
鄧中翰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于創新,各類企業都要把創新牢牢抓住,不斷增加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養創新人才隊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 ——《在浙江調研時的講話》(2015年5月25日~27日),《人民日報》2015年5月28日 學
科技日報:強國大業寄望創新人才
從1901年到2007年的107年間,全世界共有518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而目前我國本土還沒有出過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5%,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達到了75%…… 人才!人才!士者,國之重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當國人為“錢學森之問”而陷入深思
習近平強調: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
上圖 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
郭光燦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切實把創新抓出成效,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 ——《在江蘇調研時的講話》(2014年12月13~14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
《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全文發布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認真學習本書,對于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
高福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學習札記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合作、交流逐漸突破國界,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大趨勢。當科技成為引領全球進步的重要力量時,對科技人員而言,祖國二字不僅不應該褪色,反而更加珍貴。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振興,都離不開愛國精神的召喚和支持,也離不開一批批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科
錢鋒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同民生緊密結合。要探索建立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解決好“由誰來創新”、“動力哪里來”、“成果如何用”三個基本問題,培育產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 ——《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23日~24日),
陳勇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張鈸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當前,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上。科學技術在廣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斷創新,特別是以信息、生命、納米、材料等科技為基礎的系統集成創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著經濟社會發展。隨著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時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致20
科技日報:走自主創新之路絕不動搖
中央提出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英明正確的決策。從改革開放初期推動合資引進,到今天推動自主創新,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的不同發展戰略,反映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自主創新是一面旗幟,彰顯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和決心,是一種民族的創新精神,也是一種無窮的
侯保榮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轉方式調結構的基礎動力在創新,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使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形成新的產品群、產業群。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2015年10月29日),《求是》20
陳左寧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面對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入融合,必須在信息化方面多動腦筋、多用實招。我國大數據采集和應用剛剛起步,要加強研究、加大投入,力爭走在世界前列。 ——《在貴州調研時的講話》(2015年6月16日~18日),《人民日報》2015年6月19日
胡啟恒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4月19日),《人民日報》2016年4月20日 學習札記 經過多年的
盧秉恒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高鐵是我國裝備制造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重要產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占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在吉林調研時的講話》(2015年7月16日-18日),《人民日報
姚建銓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走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最終要靠科技進步。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科技、新經濟、新業態,蘊含著巨大商機。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8日),《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第
王占國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河南緊緊圍繞中部地區崛起,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解決好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在拓展更大更廣發展空間的同時,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
趙文津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實現夢想、應對挑戰、創造未來,動力從哪里來?只能從發展中來、從改革中來、從創新中來。 ——《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2014年6月3日),《人民日報》2014年6月4日 學習札記 夢想,不是做夢,不是一個具體目標,而是我們心中形成的一種
鄔賀銓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互聯網發展給各行各業創新帶來歷史機遇。要充分發揮企業利用互聯網轉變發展方式的積極性,支持和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進行創業探索。鼓勵企業更好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時的講話》(2015年12
徐宗本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5年3月5日),《人民日報》2015年3月6日 學習札記 “發展是第一要務”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
周忠和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在基礎研究領域,包括一些應用科技領域,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不要以出成果的名義干涉科學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約束科學家的研究活動。很多科學研究要著眼長遠,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為建
吳立新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要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要搞好海洋科技創新總體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進海洋經濟轉型過程中急需的
劉韻潔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4月19日),《人民日報》2016年4月20日 學習札記 我國要成為網絡安全強國,必須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有所突破。早先,我們在互聯網領域的技術以跟隨為主,原創技術還
王占國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河南緊緊圍繞中部地區崛起,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解決好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在拓展更大更廣發展空間的同時,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
科技日報評論員:科技創新必須堅持“三個面向”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這“三個面向”,是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根本價值所在,
習近平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這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結果。當前,我國已
科技日報社論:改革永不停步-創新未有窮期
舉世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了。這次會議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體現。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新形勢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