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原油產量非洲第一,為吸引外資,要重修能源法
原油產量位居非洲第一的阿爾及利亞,近年來作為油氣投資目的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一方面,保守且排外的能源法讓越來越多的國際能源公司“敬而遠之”;另一方面,嚴重的貪腐問題影響了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Sonatrach)的聲譽并拖累其發展腳步。為了重振石油工業,阿爾及利亞政府日前終于將“重修能源法案”提上了日程,而Sonatrach則是加速實現這一行動的重要推動者。 Sonatrach首席執行官Abdelmoumen Ould Kaddour日前接受海灣月刊《石油經濟學家》采訪時表示,非常歡迎國家修訂新的能源法,希望這一進程可以“更快一點”,雖然Sonatrach是當前實施的能源法的絕對受益者,但是只有推陳出新才能延續國家石油工業的生命力。 阿爾及利亞當前的能源法比較保守,實際上僅對Sonatrach有益。阿爾及利亞曾于2005年對能源法進行了修正,加入了外資參與優惠條款,但僅實施了一年,就被該國政府中的強硬派以“自然資源......閱讀全文
國際能源署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
國際能源署(IEA)今天在北京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報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將迎來大發展。預計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全球發電能力增長的近一半,其中以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為主的間歇式供電占比45%。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絕對量增幅最大的國家,超過歐盟、美國和日本增長的總和。 “當前,世界
國際能源署指出全球能源版圖正在重塑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頁巖氣革命”成為熱議話題之一。圖為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頁巖氣主題分論壇現場。 國際能源署如何看待美國頁巖油氣開采對美國乃至全球能源供求格局的影響?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 天然氣將成最大能源
頁巖氣成能源新寵 能否重塑國際能源格局
美國能源情報署的報告顯示,200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122億立方米,2011年為2208億立方米,11年增長了17倍多。隨著北美能源市場被頁巖氣改寫,世界能源格局版圖也將因之改變。亞太和中東地區的傳統天然氣出口國家,原本打算將北美地區列為未來客戶,現在反而面臨其出口的競爭壓力 頁巖氣成能源
國際能源署:挪威水電應成為歐洲能源后備
國際能源署近日敦促挪威加強同歐洲其他國家能源方面的合作,并表示挪威的水力發電可造福整個歐洲,成為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有力后備。 能源署總裁諾博?塔納卡(Nobuo?Tanaka)說:“挪威的水電為歐洲提供了有力的后備。我們需要加強合作。”塔納卡提出要安裝兩條海
國際能源署稱全球清潔能源進程已經停滯
國際能源署(IEA)周三表示,雖然有超過2萬億美元被投資在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上,不過過去20年以來,全世界在削減能源供應中碳內容方面幾乎沒有取得進展。 國際能源署是在第三期清潔能源進程年度報告中作出這一判斷的。報告對全球削減碳排放行動描繪了非常悲觀的畫面,稱雖然過去十年全球領
國際能源機構:清潔能源發展并未減少全球碳排量
國際能源機構日前發表報告說,雖然人們努力制止污染和煤炭的使用,但全球能源供應的碳排放量在20年來并無太大變化。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國際能源機構在上周發布的這份報告中說,雖然風能和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也達成了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
蘇州要做能源變革國際典范
? 通過建設國際能源變革發展典范城市,至2020年,蘇州清潔能源及時接入率和消納率100%,清潔電力占比提升至50%? “你和我,一同在這里,蘇州――全球能源變革的富土”,10月30日,“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召開期間,江蘇省蘇州市政府和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合作,共同發出國內首個建設國際能源變革發
國際能源署呼吁提高城市交通能源利用率
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署10日呼吁各國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城市交通系統運輸效率,加強城市規劃和改善交通管理,從而提高城市能源利用率。 國際能源署總干事瑪麗亞·范德胡芬說,目前超過一半的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這一比例到2050年將升至70%。屆時,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將增長一倍。對高效、經濟、安
丹麥發布“2018加速清潔能源革命”國際能源系列報告
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和能源挑戰,加強創新和推廣可持續能源技術、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對加速能源革命、實現全球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因此在2015年12月聯合國達成“巴黎氣候協議”期間,20個主要國家共同發起了“創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MI)”國際倡議,承諾在五年內將參與國家能源
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北京舉行 共話全球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已在全球展開,誰能在這場競爭中搶占先機?以“生態文明與新能源革命”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7日在北京舉行,400余位海內外新能源界企業人士、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代表參與論壇,共話全球新能源發展。 當前,隨著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資源短缺、過度開發等問題不斷,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