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九個自然保護區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今年6月以來,新疆廳對照自治區環保督察交賬清單,持續推進整改工作,卡拉麥里山、伊犁小葉白蠟等9個自然保護區基本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任務。 為落實環保督查整改,新疆廳細化分解任務,建立整改路線圖、時間表,先后派出5個批次17個督導組,分赴伊犁州、巴州和阿勒泰、哈密、吐魯番等11個地(州、市)督導整改情況。 根據全區29個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定,建立自然保護區礦業權清退臺賬;摸清保護區內礦業權底數及勘查開發情況,調整礦業權清理方案;開展已閉坑礦山、政策性關閉小煤礦、砂石黏土礦調查摸底,加快治理恢復工作。 據悉,新疆廳在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中,將自然保護區等禁止功能區依法劃入礦產資源禁止開采區,一律不再規劃礦產勘查開發,落實自然保護區內不新立不延續不轉讓礦業權政策,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勘查開采行為。下一步,新疆廳將及時跟進已注銷的344個礦業權清退工作,敦促地方......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過去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過去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
生態環境部發布5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提高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水平,規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遙感調查工作,生態環境部現批準《入河(海)排污口三級排查技術指南》、《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航測技術規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解譯技術規范》、
環評如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生態環境部詳解
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環評工作如何在保障重大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守住生態環境底線?面對新污染物治理等新要求,環評將如何發力?生態環境部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環評相關熱點問題。 加快重大項目環評審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
生態環境部:正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
? 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強化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加緊編制,爭取能夠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盡快發布”。
生態環境部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說,2017年,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
生態環境部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5月29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通過條例的制訂,進一步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護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各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
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強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監測支撐。《規劃》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將更加成熟定型。《規劃》立足新發
生態環境部掛牌督辦7起長江生態環境違法案件
為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及固體廢物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安全,5月8日,生態環境部決定對長江經濟帶7起生態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7起案件分別為:安徽省蕪湖市白象山一廢棄尾礦庫非法堆存工業固廢及有毒有害物質,威脅生態環境安全;湖南省岳陽市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
5月1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該標準自2022年8月1日起實施。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土壤環境相關詞匯的定義和使用,現批準《土壤環境 詞匯》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