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國土資源部發布頁巖氣相關技術征求意見稿消息的刺激之下,頁巖氣概念股表現相對抗跌。 消息面上看,7月13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頁巖氣資源/儲量計算與評價技術要求(試行)(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規定了頁巖氣資源、儲量分類分級及定義、儲量計算方法、儲量評價的技術要求等方面的內容;適用于地面鉆井開發時的頁巖氣資源與儲量計算;適用于頁巖氣的資源勘查、儲量計算、開發設計及報告編寫;可以作為頁巖氣礦業權轉讓、證券交易以及其他公益性和商業性礦業活動中儲量評估的依據。 國土資源部指出,編寫上述征求意見稿,是為合理計算與評價頁巖氣資源儲量,推進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有媒體稱,這為下一步頁巖氣的實際開發鋪平了技術道路。 受上述消息影響,昨天在大盤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頁巖氣概念股整體表現明顯較為抗跌,在全部概念板塊中表現居前。東華能源、通源石油和江鉆股份等3只個股收紅,煤氣化下挫6.71%,跌幅墊底。 平安證券投資顧問彭......閱讀全文
“國際鎳市場的風浪實在太大。”在采訪過程中,不止一位鎳現貨廠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3月27日,鎳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掛牌交易。“無疑,這給國內鎳企提供了更多避險選擇。”一位鎳貿易商感嘆。 事實上,鎳價由于波動劇烈,一直被業內冠以“妖”鎳之名。 原料緊張 一方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5日宣布,“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在南海北部瓊東南盆地深水區的陵水17-2構造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日產天然氣56.5百萬立方英尺,即9400桶油當量。這是我國海域自營深水勘探的首個重大油氣發現,標志著我國已基本掌握自主勘探開發深水油氣資源的全套能力。 據介紹,我國南海油
根據國家發改委11月4日公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稱《氣候規劃》),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均快速增長。 上述3類發電,到2020年裝機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時、1億千瓦、3000萬千瓦,分別比十二五規劃的1億千瓦,2100萬千瓦、1300萬千瓦目標,大幅增加
根據最新消息,我國已啟動對可燃冰勘探開發技術的新一輪系統性研究,同時另一項重要替代能源頁巖氣的開發也在緊鑼密鼓的展開。根據資源開發的5個發展階段,油氣探測總是伴隨著勘探開發而率先展開,因此,中國的油氣探測行業將有望率先獲得發展機遇。 根據新華社的消息,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審閱材料、專業組評審、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22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長沙7月22日電 飽受油氣資源匱乏、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的中國中部省份湖南,正式全面啟航新能源頁巖氣開發。22日,在湖南官方支持下成立的湖南華晟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為湖南頁巖氣開發主平臺。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頁巖氣勘探開發已在北美洲、亞
中海油正在加速擴張其海外油氣開發的觸角,繼傳出與冰島Eykon Energy合作,申請在冰島北極海域進行油氣開發與生產的許可之后不久,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海油又在澳大利亞拿到一張海上油氣田勘探許可證。 據澳大利亞資源和能源部長Gary Gray介紹,在首輪新發放的勘探區塊勘探
作為中國近年來最大的油氣勘探發現之一,中石油冀東南堡油田有望在未來有更大的探明儲量發現,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賈承造在9月22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油氣論壇上透露。 “我們預測最終南堡油田海上將探明10到16億噸(油當量)的儲量,加上陸上的儲量,南堡油田的整個(探明)
重大項目: (1)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與示范。 研制2~3兆瓦風電機組,組建近海試驗風電場,形成海上風電技術。攻克2兆瓦以下風電機組產業化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形成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檢測認證體系。 (2)800/1000kv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與裝備 攻克1000kV交流特高壓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2017年6月19日,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驗收會2017年6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順利通過驗收2017年6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
記者3日從國家海洋局了解到: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勘探開發工作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請已獲得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核準,國家海洋局先后組織了5個大洋航次任務,重點保障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工作和勘探合同區的外業調查工作,調查工作不斷拓展。 此外,深海裝備技術逐步走向應用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能源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必須系統謀劃和長遠考慮,形成明確的能源戰略及實施舉措。近兩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組織殼牌公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外多家機構的70余位專家,開展了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對全球和中國能源的供求形勢,未來中國能源發展的目標、原則和戰略途
來自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的報道,該分院油氣地質所的科研團隊通過地下水成分分析在新西伯利亞州與托木斯克州接壤地區確定油氣蘊藏層的前景勘探區域,并繪制出4塊地段的油氣資源預測圖,該方法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油氣蘊藏層勘探尋找的準確性。相關成果發布在《西伯利亞科學報》上。 按照油氣成礦理論,水參與油氣
東非成為油氣勘探開發新熱點以來,西非多多少少受到了冷遇。但2013年6月底,英國Afren能源公司在尼日利亞海上OPL310許可證區的Ogo-1 井鉆遇160米厚的輕質油層,凈產層達66米,這個厚度在尼日利亞的淺水區是相當驚人的。這一發現有可能改變在西非作業的公司所面臨的窘境,并一改當下西非
●美國能源工業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美國就業、家庭收入、政府收入的增長 ●當前美國相對低位的油氣價格帶動了美國化工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復興 ●預計在今后3- 5年內,“能源獨立”將與美國金融、房地產等領域協同促進,為美國經濟復蘇與增長帶來正效應 ●美國“能源獨立”趨勢下油氣對外依存度的
今年5月,“海洋石油981”南海首鉆,標志著我國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當月,我國首艘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赴南海鋪管作業。南海油氣開采,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戰略意義,更是對我國主權的最好宣示。業內人士指出,南海開發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相信相關扶持政策將加速出臺,巨額投資將源源
“必須從國家戰略頂層設計層面,把好戰略性資源出口和破壞性開發的尺度,用政策機制調控當前不當的戰略性資源經濟行為,保障我們寶貴的戰略資源不再遭到掠奪性破壞”——11月15日在京舉行的“第四屆創新中國論壇”,以國家戰略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為主題,觀點犀利,見仁見智,對國家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問題,從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在京舉行《全球油氣勘探形勢及油公司動態(2017年)》發布會。這是中國油公司首次向全球發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氣資源數據、勘探趨勢與油公司動態的科學研判。報告指出,深水、深層、致密儲集空間已成為未來石油工業持續發展的三大有利領域。 報告為中國油公司和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4724.shtm ①筆石動物碳化印痕標本 ②筆石動物黃鐵礦化標本 ③猜想的筆石動物浮游方式(無化石證據) 在四五億年前
中國作為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對天然鈾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核燃料處處長呂曉明16日在天津說,中國正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鈾資源,以確保大規模核電發展需要。 呂曉明在天津舉行的“2010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說,核電發展需要相應的天然鈾供應。中國制定了
2019年5月9日,第十屆亞非石油地球化學與勘探國際會議(AAAPG 2019)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是“‘一帶一路’與亞非油氣資源”,覆蓋亞非地區油氣資源與勘探戰略、深層油氣資源與地球化學示蹤、烴源巖與油氣生成地球化學、油氣成藏與次生改造、生物標志物與同位素地球化學、非常規油氣地球化學、地
15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表示,在油氣領域,中國將堅持對外開發,鼓勵外商以合作的方式,來華進行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塵氣等常規和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鼓勵與油氣資源國合作建設煉化和儲運設施,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鐘山是在首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做如是表述的。鐘山強調,中國油、氣人
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能源生產體系,成為能源生產第一大國,不過能源生產的總體水平仍相對落后。推動化石能源安全、高效、清潔生產和轉化是我國能源生產革命核心內容,還要加快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無碳轉變 近日召開的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能源節約,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科技創
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12月9日11:30,舊金山Moscone會展中心,中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專項(SinoProbe)首席科學家董樹文和他的伙伴們站在了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年會新聞中心的主席臺上。 在這場題為《SinoProbe:一個前所未有的洞察地球最大大陸內部的科學計劃》的新
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候選人材料審閱、專業組評審、全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醫藥衛生學部采用通信評審、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從521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3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
根據院士增選工作日程安排,6月,各學部組織第一輪評審,公布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并組織候選人材料公示。7月31日,受理投訴信截止,對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進行投訴調查。10月,各學部組織第二輪評審。再經全院全體應投票院士投票終選、主席團審議,確定當選院士名單。 2015年中
201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候選人材料審閱、專業組評審、全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醫藥衛生學部采用通信評審、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從560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173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