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基因驅動可以導致攜帶瘧疾的籠養蚊子種群完全崩潰。在實驗中,沒有發生突變阻止基因驅動的傳播,使其成為第一個有望在野外生效的基因驅動。 構建基因驅動的目的是讓特定基因產生遺傳優勢,經過幾代繁殖后傳播到整個種群中。就蚊子而言,基于CRISPR的基因驅動可以將特定基因遺傳給99%的后代,而常規基因的遺傳率為50%。之前有實驗表明,一種旨在降低雌蚊繁殖能力的基因驅動可以在籠養蚊子中傳播,縮小其種群規模。然而,后續實驗發現,蚊子最終對該基因驅動產生了抗性,阻止了進一步的傳播,這意味著該策略不適用于在野外消滅蚊子。 在近日發表于《自然—生物技術》的文章中,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Andrea Crisanti及同事報告了一種新的基于CRISPR的基因驅動,靶向岡比亞按蚊體內高度保守的性別決定通路。結果發現該基因驅動在籠養蚊子中迅速傳播開來,而且蚊子沒有對其產生抗性,最后這一蚊子種群完全崩潰——這是前所未有的。 研究人員表示,由......閱讀全文
登革熱呈上升趨勢,每年約有2萬名患者死于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但盡管在不斷努力,目前仍沒有一種廣泛有效的登革熱疫苗。近日發表在《Viral Immunology》上的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重點描述了登革熱疫苗面臨的復雜的挑戰、發展現狀、以及是否有可能研制出有效的疫苗。 這篇題為“Effective
人類具有改變大自然的能力,這是我們物種幾千年來的一個特點,現在,這項能力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改變生命遺傳學的能力,以前只局限于家養動物,如牲畜和農作物。現在它延伸到了整個生物圈,包括我們自己。 全球范圍內的基因工程,是科幻小說的夢想,有時也是噩夢。但現在,這個可能性已經到來。第一次,
“如果把海南島上所有的天然橡膠都收割來用于做鞋,全中國每人一只都不夠,沒有合成橡膠技術,我們連鞋都不夠穿。”人類今天的衣食住行能夠得到滿足,合成化學功不可沒。 合成生物學中更多地是在使用已有的或改造過的基因模塊通過工程學手段拼裝、搭建一個自然界中本沒有的生命體系。 合成化學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