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發布全球艾滋病新數據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球共有3420萬人感染了HIV。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最新出版的一份傳染病更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世界共有3420萬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比一年前的3350萬 HIV感染者略有增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增長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有更多的被感染者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的治療,從而減少了因艾滋病(AIDS)死亡的人數。 這份長達135頁的報告名為《我們攜手將終結艾滋病》,解釋了現在有800萬人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這一數字比2010年增加了20%。在1480萬需要進行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HIV感染者中,目前共有54%的人正在接受治療。但是在東歐、中亞、北非和中東地區,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覆蓋率尚不足25%。同時在全世界范圍內,僅僅有4%的因注射吸毒而感染HIV的患者在接受抗逆轉錄......閱讀全文
艾滋病病毒感染 與TFH過度表達相關
濾泡輔助性T細胞(TFH)在形成B細胞介導的抗體應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從艾滋病患者身上提取淋巴結,研究人員運用大規模的細胞測量方法和TCR測序來直接檢查TFH對艾滋病病毒的應答,發現TFH并沒有在抵御病毒感染中正常發揮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后,TFH細胞出現了大量復制,雖然艾滋
Science新文章揭示艾滋病毒感染機制
利用超分辨率顯微鏡,研究人員證實在攻擊宿主細胞前HIV-1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會聚集在一起。這對于成功地感染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你被欺騙了:一個HIV顆粒的外表并不像科學家們和藝術家們長期以來描繪的那樣像一個長刺的Koosh球。盡管病毒包膜有超過1
別忽視“隱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法定傳染病報告顯示,今年1月—8月艾滋病新發病例34401例,死亡8817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仍有32.1%感染者未被發現,這些隱蔽的感染者因為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疾病一直
北京新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數量下降
1日,北京市衛計委發布北京艾滋病疫情顯示,北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九成是經性傳播患病,其中超六成為同性間傳播。另有數據表明,北京市年報告數增幅環比已從“十二五”初期的29.5%降至2016年10月底的-1.45%。 北京市自1985年報告全國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截至2016年10月31日
及早干預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
5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傳染病學科帶頭人盧洪洲教授指出: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見并發癥,如不及時干預,會增加患者骨折的風險。開展有針對性的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一項綜合了12項橫斷面研究的系統綜述發現,在總計884名艾滋病毒感染患者中
全球3300多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7月20日,國際艾滋病大會在意大利羅馬閉幕。為期4天的會議匯集了世界各國的艾滋病專家、學者及醫護人員大約6000人。這次會議為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啟了一些新的途徑,但要真正有效控制艾滋病,還需要更多時間和資金投入,全球艾滋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出席會議的法國病毒學家、2008年諾貝爾
單克隆抗體或可預防艾滋病毒感染
醫藥研發 單克隆抗體或可預防艾滋病毒感染 據《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報道,在近日在線召開的艾滋病預防研究會議(HIV Research for Prevention Conference)上,公布了一項為期 4 年、耗資 1.19 億美元的艾滋病單克隆抗體有效性研究結果。研
中國經性感染艾滋病毒者發病更快
早期歐美研究認為從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平均需要8年,但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等在臨床上發現,中國經性傳播途徑HIV感染者往往四五年就發病。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群體的疾病進展中外有別? 李太生等經過長達6年的全國多中心隊列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CRF01_AE病毒亞型及其X4病毒嗜性
美國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早期診斷“提速”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將到來之際,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1月28日發布報告說,美國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診斷局面有所改善,2011年從感染到診斷的中位數時間為3年7個月,到了2015年已縮短至3年。 報告顯示,2015年美國診斷出的新增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近4萬人,其中50%已感染病毒至少3年
美國批準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藥物特魯瓦達上市
新藥特魯瓦達 減感染 這一藥物由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吉利德科技公司研發,適用人群為同性戀、雙性戀和性伴侶為艾滋病毒攜帶者的高危人群。吉利德科技2004年推出這一藥物,獲批前一直用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配合治療。 2010年以來多項臨床試驗所獲數據顯示,“特魯瓦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