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紀檢監察機關“出鏡”頻率頗高,對環保問題背后的失職失責問題開展問責。 紀檢監察機關對有關部門在環保方面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能倒逼責任部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可以說,環保督察與紀檢監察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以湖北為例。本次“回頭看”啟動后,湖北省專門成立了由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張忠凱任組長的責任追究組。省紀委監委印發了《關于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交辦信訪問題線索調查處理工作的函》,明確各級紀委監委專人及時收集整理信訪問題線索,針對違紀違法和失職失責等問題嚴格執紀問責,同時對配合督察“回頭看”以及督察整改中涉及地方和部門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失職瀆職的,一律嚴格追責問責。對督察“回頭看”期間曝光的典型案件以及重大問題線索,由省紀委監委直接查辦。 回首今年6月,中央紀委通報曝光6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閱讀全文
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應緊盯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對其在整治生態環境問題過程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做法、推進工作作風轉變等情況開展督察。既要查不作為,也要查亂作為,堅決反對“一刀切”等“高級黑”現象。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6月正式印發《中央生態環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從以督促地方端正生態環保態度和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為主要任務的階段,步入以強調增強生態環保基礎、提升綠色發展能力為主要任務的階段,其制度建設越來越健全,其實施越來越得到深化,其重要作用越來越得到各方面認可。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制度實施至今,已有3年多,成效巨大。在切實解決了一大
2018年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正式對外發布了于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態環境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小編將新“三定方案”與2008年原環境保護部組建時印發的《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行了對比,供廣大關心生態環境系統的讀者參考。 新“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生態環境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加掛國家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2019年啟動 央企或被納入 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介紹,從2019年開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將適當拓展督察范圍,視情將有關部門和中央有關企業作為督察對象。資料圖:生態環境部。 201
國務院各機構的“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近日陸續出臺。據悉,生態環境部的“三定”方案也有望在近期正式對外公布。 據有關人士透露,這一方案在原環境保護部“三定”方案基礎上,有了很多不同。明確生態環境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加掛國家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今日進駐山西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西省開展“回頭看”工作動員會在太原召開,督察組組長朱之鑫、副組長黃潤秋就做好督察“回頭看”工作分別作了講話,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作
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介紹,從2019年開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將適當拓展督察范圍,視情將有關部門和中央有關企業作為督察對象。 2018年5月和10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分兩批對全國20個省份開展“回頭看
日前,福建印發關于堅決禁止生態環保“一刀切”的通知。全文如下: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堅決禁止生態環保“一刀切”的通知 各設區市黨委和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省直各單位: 2019年7月15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進駐我省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隨
近段時間,一些地方疑似以“偽裝”方式應付環保檢查的問題陸續曝光,引起廣泛關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山體噴綠”為哪般 “山體噴綠”現象并不新鮮。據媒體報道,前些年已有湖北省十堰市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給裸露山體刷上油漆搞“假綠化”、廣東省深圳市某村用涂綠漆的方式把禿山變“綠山”等“創舉”。其主要目的,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2018年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勝利召開,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組建生態環境部,一系列改革深入推進,七大標志性戰役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9年已經來臨。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對生態環保工作有哪些期望?對協同推動經濟高
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今年將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圖片來源于網絡 就生態環境督察執法,生態環境部透露,2018年分兩批對河北等20省(區)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7萬多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圓滿完成
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五個督察組針對山西、安徽、湖南、陜西等10個省“回頭看”完成進駐工作。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隨著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的逐步建立,加上常態化、滾動式的環保督察行動,我國環境保護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與此同時,強監管也成為了環保產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生態環境部近日在京召開2018年第三次紀檢干部座談會,來自督察辦、法規與標準司等10個部門的紀檢委員等,結合正在開展的“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就如何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分別談了自己所在部門采取的做法、自己的體會和取得的成效。 抓站位 抓制度 抓提醒 抓監督 中央生態環境保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要求整合原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擔負的多項職責,組建生態環境部。 這一改革方案,打通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城市和農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意義重大。
三、堅定不移把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既要簡政放權,又要加強監管和服務,更要改變過去在思想、認識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誤區,更新我們的理念,創新我們的認識。思想認識到位了,我們的行動才能到位。在思想認識上,必須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簡政放權
受理38133件群眾信訪舉報,問責2177人,公布27個典型案例,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五個督察組對山西、遼寧、吉林、安徽、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等10個省份的督察進駐工作結束。 細心的人發現,區別于去年已經覆蓋全國的首輪中央環保督察,以及今年5月-7月的
1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目前,31個省(區、市)兩會已經全部落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各地對攻堅進行了怎樣的部署?通過梳理各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發現,各地都緊緊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結合自身情況和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制定
昨天,生態環境部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相關情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介紹,從2019開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再用一年時間完成第二輪督察“回頭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擬納入督察對象。 2018年5月和10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成效,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最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2018年,
2019上半年水土固廢氣生態環保政策及重要動態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 2019年1月11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9個部門近日印發《建設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初步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部署,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將全面啟動。已組建5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由朱小丹、朱之鑫、吳新雄、李家祥、黃龍云等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截至7月25日晚20:00,第二輪首批8個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9146件,受理有效舉報7508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業轉辦6459件;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業已完成查處1292件,其中立案處罰263家,罰款1547.86萬元;立案
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2019年這一年中,發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環保大事件?讓我們一起“再回首”。圖片來源于網絡 土壤污染防治法 掀開2019年日歷的第一頁,這一天里,我國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專門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啟動實施,填補了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污染防治的立法空
由中國環境報社、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共同主辦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活動今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 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原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胡保林,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等專家圍繞促進城市綠色發展、環保督察和責
2018年12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出席發布會并介紹了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首先通報了生態環
環保工作看似紛繁復雜,實際就3件事。一是環保目標問題,二是環保任務問題,三是工作機制問題。環保任務是支撐環保目標實現的,工作機制是為環保任務完成提供保障的。環保目標、任務、工作機制三者是有機整體,缺一不可,構成了環保工作的系統設計。系統設計是否理性、運行是否到位,決定著環保工作的成效。圖片來源于
從5月30日開始到6月7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就全部進駐到位。 如果將第一輪“全覆蓋”督察稱之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此次“回頭看”則是“看病抓藥”后的一次“復查”。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回頭看”與第一輪督察有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