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生態溝渠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隨著印染工業廢水、規模養殖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等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練江水質目前有了顯著改善。練江干流普寧市與汕頭市交界的青洋山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下降到了40毫克/升、6毫克/升、0.5毫克/升以內。當市中心城區、鎮區和其周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滿負荷投產后,青洋山橋斷面的水質有望達到Ⅴ類地表水標準(2020年治理目標)。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要進一步提升練江水質,需要加大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就普寧市而言,農村面源污染主要來自純農業村生活污水、山地農田排水、水塘水溝的底泥和蔬果樹花種植使用的農藥化肥等,這些面源污染物匯聚到水溝水渠,最終流入練江干支流,將成為練江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的主要來源。 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比點源污染的治理更加棘手。一是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沒有固定的排污口,區域廣大和具有不確定性;二是農民對農村面源污染的認識不足,農村面源污染的基礎研究和治理技術開發也遠遠不足,尤其缺少基于流域尺度......閱讀全文
應用生態溝渠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隨著印染工業廢水、規模養殖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等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練江水質目前有了顯著改善。練江干流普寧市與汕頭市交界的青洋山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下降到了40毫克/升、6毫克/升、0.5毫克/升以內。當市中心城區、鎮區和其周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滿負荷投產后,青洋山橋斷面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動綠色生態發展
今年來,剛察縣以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為契機,按照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統籌、梳理資源與機制建設相并進的原則,從農業(種植業)生產源頭抓起,多措并舉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促進農業資源永續利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深入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通過進
從源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養殖過程中的排泄物隨意排放以及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是形成從水體、土壤到大氣的“農業立體污染”的重要因素。近年來,農藥門事件頻發,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對農產品(000061,股吧)的質量安全憂心忡忡。但在另一面,筆者發現一些標準要求較高的蔬菜基地從不用農藥殺蟲,而是一排排燈光滅蟲驅蟲,有點類似“飛蛾撲
地膜回收緩解農業面源污染
通過以舊換新等措施,旱作農業大省甘肅省的8成地膜得以回收利用,因廢舊地膜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緩解。 記者從甘肅省農牧廳了解到,2017年甘肅全省各類農作物覆膜面積2933.8萬畝,地膜使用總量17萬噸,回收廢舊地膜13.6萬噸,回收利用率達80.1%。 廢舊地膜的利用,關鍵在于回收。作
-除面源污染需加快轉方式
多年來,農藥和化肥的應用在保證我國糧食豐產、蔬果充足供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數據顯示,從1979年至2013年的35年間,我國化肥用量由1086萬噸增加到5912萬噸,年均增長5.2%,農藥產銷量也是大幅增長。而且,由于相對分散,一些農戶在種植過程中,為追求產量,對糧食和瓜菜濫施農藥,
農田面源污染綜合監測系統特點
DJ-Cloud農田面源污染綜合監測系統主要利用先進的農業自動傳感器監測系統,結合物聯網與5G技術,實時掌握農田面源水文與水質信息,分析核心區水量平衡過程,并整合氣象、農田土壤含水率等多源信息,構建農田面源污染大數據平臺。為掌握了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狀況,形成了常態化、動態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特點:·
大氣污染源分類:點源、面源、線源、體源如何區分
大氣污染源,是指向大氣排放足以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物質的生產過程、設備、物體或場所。它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污染物的發生源”另一方面是指“污染物來源”。分類大氣污染源按預測模式的模擬形式分為點源、面源、線源、體源四種類別。點源:通過某種裝置集中排放的固定點狀源,如煙囪、集氣筒等。面源:在一定區域范
大氣污染源面源的排放速率怎么確定
外推法計算10米高污染物排放速率方法如下: Q=Qb(h/hb)2 Q——某排氣筒的最高允許排放速率; Qb——表列排氣筒最高高度對應的最高允許排放速率; h——某排氣筒的高度; hb——表列排氣筒的最高高度(排氣筒高度高于標準表列排氣筒高度的最高值)。
強化綜合利用-解決農業面源污染
面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農業面源污染,近年來,承德縣依托產業項目,調整產業結構,建設了大批的現代生產模式的養殖、種植園區,特別是肉雞規模化、園區化養殖更顯良好勢頭,就今年而言,該縣肉雞養殖總量達到7000萬只。但隨著養雞熱的興起,群眾的利益日益提高,規模化肉雞養殖所產生的糞便該如何處理,已成為肉雞
冀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面臨瓶頸
隨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被提上日程。記者走訪冀中平原一些市縣了解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目前面臨分散種養殖治理難、環保治理成本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存瓶頸等問題。 蛋、肉、奶是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但可能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食品生產中帶來的污染問題。 “一頭豬一天
低碳排放與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態農業技術項目啟動
? “基于低碳排放與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態農業技術模式篩選與效益評估”項目啟動 1月23日,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基于低碳排放與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態農業技術模式篩選與效益評估”啟動暨專家咨詢會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來自環保部科技標準司,科技部農村中心,中科
農業面源污染攔截等一批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程加速推進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一批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程加速推進,給美麗中國添彩增綠。 今年,污染防治攻堅繼續向縱深推進。國家有關部門已經下達2023年環境污染治理資金預算500多億元。在江蘇太湖西岸,環太湖農業面源污染攔截工程近日開工,將有效減少氮磷等導致湖泊富營養化的物質進入太湖。江蘇省今年計劃開工1
廊坊霸州、天津等地頻現面源點源污染
11月6日,記者從河北省保定市驅車前往唐山,一路上途經廊坊、天津等市縣,沿途所見污染情況令人憂慮,秸稈垃圾焚燒十分嚴重,不明工廠企業排污現象時有可見。在APEC會議召開之際,廊坊、天津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11月6日上午,天氣晴好,萬里無云,能見度較高。10時,記者所乘汽車
東北糧食主產區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8月22日,國家重點課題研發計劃“東北糧食主產區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示范”項目在哈爾濱正式啟動,項目主持單位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以中國農業科學院梅旭榮副院長為組長的項目專家咨詢組7名專家及項目組成員以及項目牽頭單位相關成員參加啟動會議。 該項目主要針對我國東北糧食
江蘇多措施治理太湖流域面源污染
為加快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促進太湖水質進一步好轉,江蘇省采取多種措施,將畜禽養殖污染納入各級政府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并取得初步成效。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攸關太湖水質和城鄉居民的生存健康。面對太湖流域鄉村生活污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嚴峻的防治形勢,江蘇省農林部門通過有力的財政投
農業面源污染怎樣有效防治?發展“種養平衡”
4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總體上不容樂觀,污染種類多、分布廣,各種類型在不同地區差異比較大。農業面源污染再次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農業生產方式和規模發生改變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的方式、規模發生根本改變造
河北邢臺: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管控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今天向媒體通報了河北省邢臺市大氣污染治理督查行動情況。這位負責人表示,督查發現邢臺市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管控,仍然存在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 據了解,此次督查采取先期暗查、后期明查的方式,共檢查了9個縣區的15家企業和1家機動車檢測中心,并對面源污染、燃煤散燒等情況進行
環保部:秋冬季節面源污染重
部分地區違法焚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10月黑龍江、吉林、河南、遼寧、內蒙古、山西等6省(區)火點數最多 11月15日,環境保護部正式公布了今年10月份全國秸稈禁燒工作情況。10月份,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統計結果和各地報告的現場巡查檢查結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7省(市)
面源污染徑流實時在線監測獲新進展
近期,中科院精密測量院杜耘課題組面源污染研究團隊聯合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人員,在徑流總氮(TN)實時在線監測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水資源水環境領域期刊Water Research上。? ? 面源污染是指降雨條件下污染物隨徑流匯入受納水體引起富營養
陳文新:發展新型無廢棄物農業-減少面源污染源
過去的30年,中國利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總人口20%的13億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到2012年已經保持了糧食連續9年增產,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提供了保障。但這30年間,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不斷提升,牲畜糞尿、秸稈等廢棄物也大量增加,已造成農村和農田的廣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嚴重問
首屆面源污染治理與管控高峰論壇舉行
日前,第一屆面源污染治理與管控高峰論壇在云南大理古生村舉行。 該論壇由“流域面源污染監測與負荷估算”“面源污染控制技術”“面源污染防治案例與政策”3個專題組成,專家學者深入討論了當前面源污染治理亟待解決的問題、技術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福鎖表示,今年通過專家
為了水鄉水長綠——嘉興整治農村面源污染見聞
地處長三角中心區域的浙江省嘉興市,既是一個養豬大市,生豬飼養量占全省的40%左右,又是一個紡織大市,水鄉的家家戶戶曾經都有噴水織機。從2001年起嘉興就先后制定了《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一豬一機"的治理,有效地防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技術選擇和制度安排》出版
日前,“農業綠色發展政策與形勢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圖片來源于網絡 記者從會上獲悉,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技術選擇和制度安排》。課題負責人、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金書秦博士介紹,該專著匯集了八個單位、九位作者的心血,研究工作始于2012年,貫穿
安徽省試點國家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治
8月25日從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近日下發通知,將安徽省列入國家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省,試點區域為淮河流域和巢湖流域,同時入選的還有江蘇、湖南等8省。 據悉,試點省以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為目標,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縣建設,重點支持農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養殖
生態環境部:徹底消除政治生態的污染源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網站 截圖 4月4日,生態環境部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環科院)召開干部會議,通報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嚴重違紀問題,宣布對孟偉的處分決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首先通報了孟偉嚴重違紀問題。孟偉身為黨員領導干部,理
張桃林:-堅決打贏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
12月5日,全國農業資源環境與能源生態工作會暨2016年中國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強調,“十三五”時期農業資源環境與能源生態工作要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主要目標,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能源轉型升級、農業環境治理與保護為重點,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種養循環,強化科技支撐、
茆智院士:防控農業面源水污染須發展水利
“發展農田水利既要解決水量問題,也要解決水質問題,否則不可能實現糧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茆智指出,農田水利的發展,必須要把水量和水質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對防控當前農業面源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在茆智看來,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是當前農業面源水
農業部:切實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
7月25日,農業部在四川成都召開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部署、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和汪洋副總理在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領導
水環境專家鄭正教授:面源污染不治難有清水潺潺
修車占用人行道,地上留下斑斑油跡,也是一種面源污染。 ???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國家環保部公布了《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稱,全國超過30%的河流和超過50%的地下水不達標。 面對嚴重的水污染,人們把憤怒一致指向了那些偷排廢水污水的工業企業。然而,加大了對
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示范培訓班舉行
近日,由農業部舉辦的“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示范培訓班”在湖北省安陸市舉行。來自承擔國家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試點項目的9個省農業廳(農委)與省發改委相關領導,全國40個項目縣相關領導與技術干部,以及湖北地市州農業環保體系共計170多人參加了培訓班。 據介紹,目前各地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