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等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志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東輝、楊學明等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興安等合作,利用自主發展的具有國際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離子成像裝置,結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分析,對H+HD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于12月14日以Observation of the geometric phase effect in the H+HD→H2+D reaction 為題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雜志上。 在實驗上,王興安和楊學明等自主研制了一臺獨特的結合閾值激光電離技術,以及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交叉分子束反應動力學研究裝置,使得實驗上獲得的氫原子產物的散射角度分辨率達到了世界上同類儀器的最高水平。利用這一裝置,研究小組成功地測得了H+HD→H2+D反應的全量子態分辨產物速度影像,在實驗上觀測到了轉動態分辨的H2產物前向角分布快速振蕩結構。在理論計算上,孫......閱讀全文
我國科學家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興安教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志剛研究員、張東輝院士、楊學明院士等人,利用自主發展的具有國際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離子成像裝置,結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分析,對H+HD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于12月14日以“Observat
大連化物所等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志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東輝、楊學明等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興安等合作,利用自主發展的具有國際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離子成像裝置,結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分析,對H+HD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于12月14日以Obs
大連化物所揭示超冷反應中“幾何相位”效應的物理本質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團隊,在超冷反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超冷O+OH反應中顯著“幾何相位”效應的物理本質。 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分子的德布羅意波長遠大于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尺寸,且分子的碰撞只能通過一個或少數幾個分波進行,因
量子力學相位的根源在于幾何學而非動力學
一. 楊振寧先生念叨最多的是什么? 規范場以及規范場的幾何性 楊振寧在很多場合強調過兩件事,第一,相位是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主旋律之一;第二,相位的根源在于幾何而非動力學。參見,Chen-Ning Yang,Einstein's impact on theoretical physic
中國科大首次量子模擬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在量子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李傳鋒、許金時、韓永建等人與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制的光學量子模擬器研究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交換特性,實現了具有拓撲特性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并演示了拓撲量子計算的普適量子門操作。該成果于10月1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
中國科大首次量子模擬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在量子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李傳鋒、許金時、韓永建等人與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制的光學量子模擬器研究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交換特性,實現了具有拓撲特性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并演示了拓撲量子計算的普適量子門操作。該成果于10月1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
幾何修差
幾何修差 當電子軌跡不滿足倍鈾條件時所形成的像差稱為幾何像差。已知倍軸條件歸結為兩點,即(一)軌跡的徑向離軸位置(r)很小;(二)軌跡相對于軸的斜率或電子束對軸的傾角也很小。幾何像差來自這些量并非無限小。研究指出,影響zui重要的是三級倍差,即實際像點的偏離正比于這些量的三級項者。它們是球差(正
相位襯度
相位襯度如果所用試樣厚度小于l00?,甚至30 ?。它是讓多束衍射光束穿過物鏡光闌彼此相干成象,象的可分辨細節取決于入射波被試樣散射引起的相位變化和物鏡球差、散焦引起的附加相位差的選擇。它追求的是試樣小原子及其排列狀態的直接顯示。????圖所示是薄晶成象的情形。一束單色平行的電子波射入試樣內,與試樣
考研分數“信度”幾何
再過幾天,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迎來初試。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考研選拔中的“唯分數論”導向一直受到學術界質疑。追根溯源,這主要是對研究生招生考試預測準確性的懷疑。 考研分數能否代表學生日后的學業表現,又在學業表現的哪些方面起到作用?除考分外,是否有更好的預測指標選拔研究生?這
幾何光學是的概念
幾何光學是光學學科中以光線為基礎,研究光的傳播和成像規律的一個重要的實用性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