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甲烷已經消失了。十幾年前,科學家首次在這顆紅色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這種氣體的蹤跡,后者是地球生命的一個關鍵指示器。然而如今,研究人員報告說,一顆歐洲衛星并沒有在火星上發現一縷甲烷。如果這一發現站得住腳,則會讓科學家的夢想變得更加復雜——他們曾推測,火星微生物可能正在地下噴發著這種氣體。 【《科學》相關文章】 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于2004年首次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甲烷的存在。但一些科學家說,探測到甲烷的軌道飛行器上的儀器不夠敏感,因此無法得出可靠的結果。這些甲烷氣體的濃度為10ppb(十億分之一)。10年后,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在其位于蓋爾環形山的基地附近發現了一個7ppb的甲烷峰值,并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幾年后,“好奇”號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小的甲烷季節循環,這種氣體的含量在北半球夏末達到了0.7ppb的峰值。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2016年抵達火星的歐洲空間局的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TGO)于今年開始掃描大氣......閱讀全文
日前,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將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消息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也使得中國公眾對火星的熱情被點燃。其實,這是一個由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合作策劃的火星主題文化旅游體驗項目。在火星上生活是否真如科幻電影中的一樣?人類移民火星還需要多長時間?該項目將給我國火星探
火星,在英語中被稱為瑪爾斯(Mars,意為戰神),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的火紅色,自古就吸引著人們。除了絢麗的外表,火星因其“類地”的內在,更吸引著現代科學家。 浩渺星空,擁有無數反射著太陽光的星體,其中有一顆,人類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洞察“號采用降落傘+緩沖發動機反推+著陸腿的方式在火星著陸示意圖 新聞背景 經過逾6個月的飛行,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終于將在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然而,它要經歷“恐怖的7分鐘”,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像其它火星著陸器一樣,“洞察”號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
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數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苦苦思索火星之謎,其中人們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任何可證明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證據,但是隨著最近幾年人們不斷把飛船、登陸器和火星車發射到這顆紅色行星上,用來研究我們這個紅色近鄰,收集可證明
我國已具備自主火星探測能力,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這是記者從10月21日舉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上獲悉的。當日,以火星探測為主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我國航天領域的主要專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我國自主火星探測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認為:“
人類離真正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訪“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陳善廣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領域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2月14日,有中國志愿者王躍參加的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
整個8月份,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科學新聞無疑屬于火星。2008年7月31日,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鑒別出有水蒸氣產生,從而確認火星上有水存在。 從19世紀70年代起,火星和它上面的水持續不斷地挑逗著公眾和科學家們的好奇心。隨著“鳳凰”號2008年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奧德賽”探測器自2001年進入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以來,已經對其進行了近10年的觀測,下面是該探測器拍攝的部分火星圖片。 1.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 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圖片提供:NASA/JPL-Caltec
“螢火一號”征程示意圖 北京時間昨天(11月9日)凌晨4點16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由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之后星箭正常分離,將探測器和上面級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然而隨后不久,俄羅斯聯邦
雖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人類面臨的命運卻十分脆弱,我們面臨的重大自然災難除了地震、火山、海嘯外,還包括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生命體即使龐大如恐龍,也能在一夕間滅亡殆盡。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還不具有飛出太陽系的能力。
要達到好的宣傳效果,要先吊足胃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宣傳主管顯然深諳此道。相信很多人仍對今年7月NASA另一個地球的“重大發現”記憶猶新,9月28日晚,NASA再度拋出“火星之謎已解開”的重磅新聞。雖然并非我們想要的發現“火星人”那種大發現,不過這次新聞發布會的成果確實有所不同,
圖為螢火一號和火星的模擬圖 火星,當前國際深空探索中的最熱目的地,即將迎來一位不到120公斤的小個子“游客”。別看它貌不驚人,卻將為今年已屢創輝煌的中國航天史再添上絢麗的一筆。如果說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讓中國人在近地空間駐留更長時間成為可能的話,那么,它則會把我們的視野帶到更遙遠的深空
NASA的下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已于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上7:05準點發射。一個多小時后,星箭分離成功,一切順利,發射圓滿成功。這是NASA第一次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深空探測器,而之前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搭載洞察號的宇宙神5號火箭點火。 來源:NASA TV 洞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而在成績背后,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并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高校科研力量是重要參與者。一
盡管液態水乃地球上的生命所必需,但火星上是否有水,對于證明這顆紅色星球上是否有微生物并無直接意義,因為火星環境之嚴苛,并不只有“干燥”這一點——直射的宇宙射線,已使科學家對在火星表面尋找生命不抱太多希望。 但這顆星球曾經以及現在是否含有水,卻對本世紀30年代首次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至關重要。
志愿者在“火星”表面進行訓練 2月14日,第一乘組登陸“火星”的視頻截圖。 核心提示 “火星500”試驗,與真實的載人火星飛行相比,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擬真實情況?人類真正登陸火星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
火星上疑似存在甲烷的Nili Fossae區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6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目前正在制定一項新的計劃,擬于2016年向火星發射一枚新的探測器。該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在火星上尋找甲烷。科學家們認為,如果最終能證實火星上的確存在甲烷,那
2012年,Adam Steltzner成為工程界的明星。因為該團隊對探測器機動性的大膽設計,美國(NASA)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這一年在火星表面完美著陸。而現在,Steltzner只關心一個問題:如何進行清潔。 他執意清潔的對象是一個和他的手掌差不多大小的深灰色金屬管。Steltzner工作
“好奇”號火星車,將于11月25日發射升空 “好奇”號攜帶的儀器ChemCam能夠利用激光蒸發30英尺(約合9米)外的巖石。3臺光譜攝制儀負責對蒸發的巖石成分進行分析 宇航局“海盜”號飛船拍攝的火星照片。這艘飛船于1975年發射升空 11月28日消息,據美國太空
在所有已知行星中,尚無一個能確定和地球一樣擁有天然的宜居環境。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或許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將某些“基礎較好”的行星“改造”成新的家園。科學家們甚至曾深入研討“裝修”一個新星球的可能性,當時選定的假想目標,就是在真實與科幻界享有崇高地位的雙棲明星——火星。 不過,英國《自然
火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孕育過生命的地外行星,這是人類不懈地探索火星的最主要的動力。現有的火星探測和火星隕石的研究表明,火星早期很可能存在海洋和大面積的水體,為生命演化提供了基本條件。大約30億年前,火星表面就已經變成現在這樣極度的寒冷和干旱。火星劇烈的環境變遷,主要受控于內部的巖漿活動。揮發份,特
當地時間2月18日下午,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 據悉,本次“毅力號”將在火星采集樣本并試圖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 NASA今天在社交網絡上宣布,經過將近7個月航行后,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成功登陸
歷經7個月的全速前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于今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并在近日傳回高清火星影像圖。下一步,天問一號何時著陸火星?落在哪?怎樣落?后續會開展哪些科研探測?記者日前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一探究竟。落在哪? 在人類對太陽系的
歐陽自遠 張巧玲攝■本報記者 張巧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馬興瑞日前表示,明年下半年我國將實施“嫦娥三號”發射和落月任務。此消息一出,有關中國深空探測問題立即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目前,各項工作都在有序進行,能夠確保‘嫦娥三號’明年下半年發射。”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
這張圖示展示了當發生火星合日時的火星-太陽-地球三者相對位置。這樣的情況大約每26個月會發生一次,此時從地球上看去,火星幾乎正好處于太陽背后。在火星合日期間,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訊聯系將會受到干擾甚至中斷,因此一般來說美國宇航局會事先向在火星工作的軌道器或著陸器發送長期指令以防萬一
在登陸艙與主艙成功分離并在“火星”表面著陸后,“火星-500”試驗2月14日進入一個關鍵階段,按照計劃,由一名俄羅斯志愿者和一名意大利志愿者組成的第一乘組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14日首批模擬登陸“火星”,我國志愿者王躍將作為第二乘組的成員在2月18日模擬登陸“火星”。 據“火星-500”
據國外媒體報道,自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海盜系列探測器發送回關于火星生命的不確定結果后,此后超過三十年的時間內沒有人發現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跡象。基因研究所的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博士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在上周位于紐約舉行的在線會議上,文特爾博士提出了通過向火星發送DNA程序裝置
這塊發現于撒哈拉沙漠的隕石含有比其他火星隕石更豐富的水。圖片來源:Carl Agee 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塊普通的巖石,但事實上,它是來自遙遠火星的特殊禮物。一項為期一年的研究顯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黑色火星隕石不僅十分古老,而且含水量極其豐富,研究人員表示它將有助揭開火星水資源之謎,并可
火星一處名為普洛克托環形山內的沙丘 這張照片展現了火星表面融化的冰帽 火星安東尼亞迪環形山內地表上的一些“暗斑”,表明遠古火星很潮濕 火星貝克勒爾隕石坑內沉積巖 火星一個隕坑內的溝壑渠道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美國宇航局2
火星甲烷可能為生命產生 英國火星專家科林·皮林格 北京時間1月16日消息,據英國《太陽報》報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15日于華盛頓總部舉行的吹風會上,宣布在火星發現甲烷氣體,它們可能來自于火星的地質活動或者生命活動。 據一些科學家估計,甲烷也可能由火山活動形成。但迄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