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制造業順勢轉型新能源制造堅守代工
在設備制造業低價競爭激烈的當下,利用制造業優勢轉型進入節能和能源管理的企業如今已經不在少數。 “傳統上我們的核心產品是電源產品,但后來逐漸發現電機、馬達、工業設備等的產品做的也是節能和提高能效的事情,在節能領域都能應用,所以就提出做能源和節能的系統集成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臺灣臺達集團榮譽董事長鄭崇華就對《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稱。 從電源產品起家的臺達集團,目前已經進入了國內的節能服務和能源管理市場,其在大陸的平臺是旗下的中達電通。中達電通國內業務中70%都與能源管理及節能有關。 不過臺達集團涉及到的領域遍及各工業領域,但能源和節能領域的營業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 臺達集團新任董事長海英俊稱,臺達實際早有涉獵節能服務市場。比如,各行業的老工廠很多效率不高,體現在度電產值相比國外差很多。為這些產業提供效率高的機電設備、鉆井設備改進,以及能更充分利用和節省電力的電源管理器,都是很大的一塊市場。 ......閱讀全文
上海合同能源管理“進千家” 探索節能服務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進千家”專場對接活動日前在上海徐匯區舉行,近100家用能單位、26家合同能源服務公司參加現場對接活動。這是上海市節能服務業協會今年與區縣聯合推出的首場專項活動。 上海具有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優勢、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快的資源優勢和合同能源管理“四個服務平臺”的服務優勢,但在推廣合同能源管
合同能源管理分享節能大餐
3000億元市場有待開掘合同能源管理分享節能大餐 “由于形勢嚴峻,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制定節能減排預案,預計6月份就將出臺,預案涉及關閉能耗過大的相關企業和實施節能措施等兩方面內容。”日前,在江西南昌召開的全國能耗數據聯審及節能情況分析會上,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耿勤透露。
節能服務萬里行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遇三大障礙
由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發起的中國節能服務萬里行活動,最近在云南昆明啟動。 據介紹,這一活動由節能專家團隊、節能服務公司、國內外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將歷時5年。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遇到三大障礙 為什么要開展節能服務“萬里行”?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
合同能源管理成節能市場新寵 電力節能至新階段
?? 日前,國家相關部門頻繁出臺有關電力企業節能降耗的新標準、新舉措,促使電力企業加快節能降耗的步伐,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標志著電力行業進入了一個節能降耗的新階段。 電力行業節能降耗的任務日益艱巨,靠傳統的設備升級或技術替代等措施已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所以,電力企業要想真正做到綠色低碳,
無錫合同能源管理助企節能減排
今年以來,江蘇無錫企業得益于全市范圍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進,刮起了一場“綠色制造”的轉型風暴。“十二五”期間,無錫市GDP能耗累計下降20%以上,目前已提前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其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
節能潛力大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推廣
巨大的電力消耗和節電潛力,促使工信部下大力氣實施電機能效提升計劃。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工信部了解到,《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發布后,為使企業認識到電機節能改造的重要性,工信部已對全國各地多家企業進行培訓。為推動該計劃順利實施,工信部希望培育一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探索更符合市場需求
上海多舉措推合同能源管理促節能減排
“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百億綠色融資銀企對接活動”20日在上海市能效中心舉行,這是國內首次將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進行質押融資的創新模式。 當天,上海推出多項舉措力推合同能源管理:上海市經信委與13家銀行簽署百億授信合作備忘錄,10家銀行與節能服務公司簽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貸款協議;
合同能源管理撬動中央空調建筑節能市場
合同能源管理管理千億蛋糕誰能分享?商用建筑作為合同能源管理的主力戰場,隨著企業和人們節能意識的增強及國家政策的支持,中央空調節能收益建筑節能改造,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央空調節能改造市場悄然興起能為耗能建筑精打細算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它通過對大型建筑中央空調等
廣州對公共機構采取合同能源管理予以節能補貼
廣州市政府25日出臺合同能源管理辦法,推動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并按照節能量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合同能源管理(簡稱EMC)是一種基于市場運作的節能服務方式,是指從事節能服務的公司,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向用戶提供一系列節能服務,在保證節能量或節能率基礎上,從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取得利潤的運作模
英國標準協會推出最新能源管理標準服務
全球權威的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簡稱BSI)近日宣布在全球推出基于首個國際公認的能源管理標準ISO 50001的服務。該標準能夠幫助組織提高盈利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ISO 50001將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