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美及中國等國家在頁巖氣勘探開發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對相關的海相、陸相地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獲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特別是在富有機質海相、陸相頁巖沉積、儲層特征與分布、頁巖氣形成條件和成藏機理及富集規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較豐富的地質認識和成果。然而在海陸交互相頁巖氣中,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只有少數學者對其頁巖地球化學特征、儲層特征、頁巖含氣性、頁巖氣成藏條件、勘探前景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鑒于上述,蘭州油氣中心王國倉博士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甘肅省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的資助下,采用有機地球化學方法,特別是生物標志化合物,以及巖相分析方法,對柴達木盆地石炭系頁巖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圖1): 柴達木盆地柴頁2井石炭系頁巖的的沉積環境為海陸交互相,其有機質豐度較高,有機質類型為Ⅲ型,演化程度較高,認為該頁巖具有很好的生成頁巖氣的潛能。 本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于國際著名地學期刊Scientific Rep......閱讀全文
11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為精細勘查青海省都蘭縣八寶山地區頁巖氣資源狀況,青海省首個頁巖氣二維地震勘探項目目前已啟動,標志著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駛入快車道。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以富有機質頁巖為主的儲集巖系中的非常規天然氣。伴隨著國家頁巖氣勘探開發力度
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氣體能源。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柴達木盆地部署的第一口頁巖氣井鉆井施工7月28日圓滿收官,首次在侏羅系獲得富含有機質泥頁巖的含氣性,展現了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開發的良好前景。 柴頁1井是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的“青海柴達木盆地重要頁巖氣遠景區調查評價”項目工作任務
從內蒙古發現世界級大營鈾礦,到全年新增1320億噸煤炭資源儲量,2012年再次成為我國能源礦產調查突破之年。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18日在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說,2012年我國能源礦產調查有一系列新發現。其中包括銀額、柴達木、羌塘等盆地及外圍新區、新層系調查評價,圈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部審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共63項,其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體名單如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體名單如下: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
中國地質學會近日在京揭曉2012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十大地質科技進展 發現最古老的基干四足動物——奇異東生魚 我國黃土古氣候記錄解釋當前溫暖期將持續至少4萬年 滑脫構造理論指導福建缺煤區找礦實現重大突破 川東南彭水地區海相頁巖氣找礦實現戰略性突破 碎屑巖層
上證報記者近日獲悉,有關方面計劃將新疆列為中國能源綜合改革的試驗田,并給當地提供更多的政策機遇。未來,勘探、煉油等方面都可能率先在新疆放開。 過去幾年,與中國西北部接壤的幾個周邊國家發現了多個大型油氣田,但處在同一地質構造的新疆卻沒有發現更多大型油氣田。這一問題引起了高層關注。因此,在新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