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之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在本次獲獎的285個項目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共有148項,而其中三個獲獎項目,受到水處理行業的格外關注,這三個項目分別是:北排集團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完成的“城市污水處理過程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北排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完成的“城市集中式再生水系統水質安全協同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以及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魏源送研......閱讀全文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陣地戰”解決了全國約80%的污水處理,“游擊戰”是陣地戰的有益補充,解決剩余的20%直排污水。 針對20%污水直排造成河流黑臭的問題,本刊策劃了《污水不再直排,河流少點黑臭》系列報道,分為警示篇、現狀篇、探索篇和行動篇等。其中,警示篇和現狀篇、探索篇已于8月19日、9月2日和9月23日分別見報,
1 黃河流域生態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
各類獎項總計304個;異議期為1個月 201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在同行專家評審的基礎上,召開了專家評審會,評出擬授獎項目,經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教育部批準,現予以公布: 全部授獎項目:304項。一等:115項
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7-131技術發明獎1高超聲速飛行器高溫結構主動冷卻熱防護與熱測量技術姜培學,符泰然,湯龍生,祝銀海,彭威,程曉舫清華大學,北京空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132技術發明獎1香辛料精油高效提取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創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態環保領域,從源頭控制、清潔生產、末端治理到生態環境修復全鏈條,從大氣、土壤到水,從日常生活到工業生產都有創新成果獲獎。 中
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公示了2016年度新一批環境保護和社會治安防控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擬確定名單,共有14個環境保護領域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入圍。這是國家發改委首次在環保領域設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屬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托企業、轉制科研機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化工學會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此次共評選出科學技術獎共計35項,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技術發明獎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基礎研究成果獎17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9項。公示期為2020年
“水十條”中明確,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各地目前對污泥處置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 在近日召開的2016第七屆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上,天通新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通新
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5-201科技進步獎1(內部公告)鮑文,崔濤,常軍濤,秦江,周偉星,于達仁,唐井峰,牛文玉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202科技進步獎1復雜高
從四川政府采購網獲悉,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將為四川內江隆昌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提供MBR膜生物反應器、超低壓納濾膜(DF)和反滲透膜(RO)多種自主研發的核心膜技術組合工藝。據悉,碧水源將通過以上膜技術,將當地的工業污水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標準,引領工業水處理高品質時代,樹立工業污水處理的行業標桿。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