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監管體系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2018年度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總結會日前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一、二、三司,國際司以及各派出機構和技術支持單位分別對2018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2019年工作進行了展望。 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各核電集團公司、有關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本版特摘錄部分與會代表發言,以饗讀者。 提升監管能力 依法從嚴監管 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 郭承站 2018年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之年,是《核安全法》實施元年,是核安全“十三五”規劃實施關鍵之年。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以下簡稱“核一司”)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國核安全觀,堅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持續推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扎實推進《核安全法》實施年活動,全面開展核安全“十三五”相關規劃中期評估,進一步深化機構改革、健全法規制度、提升監管能力、強化綜合保障,依法從嚴監管,年度目標責任制191項任務順利完成。 核一司始終將政治建......閱讀全文
《核與輻射防護手冊》出版
3月11日日本強震帶來的海嘯和核泄漏,引發了世界范圍的恐慌。基于向全民普及核與輻射相關知識、幫助公眾消除疑惑和恐懼、增強公眾科學正確的防護自救能力等主旨,科學出版社及時出版了《核與輻射防護手冊》一書,該書由中國工程院組織,由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陳竹舟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葉常青聯合主編,由中
廣西不斷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管理
廣西放射源安全檢查專項行動成績突出,核安全文化宣貫力度大,輻射監測自動站數據報送率名列全國前茅。在近日召開的2017年全國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座談會上,廣西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得到了環境保護部的肯定。 近年來,廣西以強化核與輻射風險防控為核心,以核安全文化培育為引領,以能力提升為基礎,以嚴格監管執
開展文化宣傳 護核與輻射安全
“2015年,我國核與輻射安全達到了質量受控、總體良好的狀態。”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核設施安全監管司(以下簡稱“核一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 作為總體國家安全戰略的組成部分,核與輻射安全問題一直為公眾關注。2015年以來,國家核安全局從核安全文化宣傳貫徹、核安全大檢查及核安全
完善監管體系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2018年度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總結會日前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一、二、三司,國際司以及各派出機構和技術支持單位分別對2018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2019年工作進行了展望。 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各核電集團公司、有關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本版特摘錄部分與會代表發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持續提升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召開媒體座談會,介紹第五次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會議情況,并就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據核設施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在保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等工作中,取得積極進展。監管水平持續
李干杰對核與輻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三司近日在天津組織召開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綜合檢查專項行動抽查評估階段總結會議,交流自查、排查階段的工作經驗,通報抽查評估的初步總結情況,并對今后工作進行了部署。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天津市副市長熊建平出席了會議。 李干杰對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果予
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30年歷程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3屆核安全峰會上首次提出了理性、協調、并進的中國核安全觀,明確指出“我國將堅定不移增強自身核安全能力,繼續致力于加強核安全政府監管能力建設,加大核安全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堅持培育和發展核安全文化。”這些新論斷和新要求將我國核安全的戰略定位推向了
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落戶中核北京科技園
5月4日上午,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落地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房山區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中核集團副總經理楊長利、房山區區長祁紅、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房山區副區長吳會杰主持,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翟青和祁紅代表雙方簽字。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國家環保部進入
質檢總局要求做好口岸核與輻射物質監測工作
日本東北地區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國家質檢總局深為關切。鑒于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放射性物質入境的風險分析,切實做好口岸核與輻射物質監測工作。
海南檢驗檢疫局正式啟用核和輻射檢測系統
日前,由海南檢驗檢疫局裝備的四套核和輻射檢測系統正式在海口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國際入境旅檢通道投入使用,這是該局為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防止核和輻射恐怖襲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所采取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了解,在海南口岸配備核和輻射檢測系統是海南檢驗檢疫局進一步創新口岸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