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畜牧業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術”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為農畜牧業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術與設備研發提供技術支持,為大氣污染防治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提供科技支撐。 我國農畜牧業氨排放大、高排放區與大氣嚴重污染區高度重疊,是導致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氨揮發時空分布尚未搞清,減排控制難度大,亟待進行技術攻關。 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該項目首席科學家胡春勝研究員介紹,項目研發基于優化施肥方式與肥料類型的農田高效控氨減排關鍵技術和禽畜圈舍—糞便儲存—綜合處理利用等多環節的固氨減排技術;構建基于氨排放通量測定技術、同位素源解析技術和數學模型的高精度氨排放清單與減排效果評估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內開展綜合示范,形成農畜牧業氨排放調控技術體系。 項目將重點突破以下技術:種植業“精準減氨、緩釋抑氨、根施控氨”高效控氨減排技術;畜牧業“酸化抑氨、密閉控氨、固氨......閱讀全文
“像我家這樣存欄4萬羽的雞場,每年1000多噸的雞糞,原來光送到處理中心就得花6萬多塊錢,現在這套設備不僅讓我的雞場變得不再臭氣熏天,而且賣有機肥還可以帶來每年5萬~6萬元的收益。”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盤灣鎮的王貴花,經營著自己的桂花蛋雞養殖場。 是什么設備和技術讓王貴花的蛋雞養殖場發生了
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畜牧業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術”項目近日正式啟動。此項目的實施將為農畜牧業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術與設備研發提供技術支持,為大氣污染防治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提供科技支撐,對建設美麗鄉村、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和人類健康意義重大。圖片
畜牧業糞污管理是重要的氨排放源,奶牛養殖業是我國畜牧生產的重要產業。據估算,奶牛養殖業氨揮發占全國氨氣揮發總量的9-15%。鑒于此,中國奶牛養殖業氨減排研究對我國大氣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馬林研究組通過模擬實驗與養殖場原位實驗結合,針對我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