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填報通知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填報2018年度項目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承擔管理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 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已完成首輪評審工作,將進入項目正式申報書(含預算申報)填報階段。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項目正式申報書填報要求 此次填報的項目正式申報書是對前期項目預申報書的細化,在基本信息及核心內容方面應與前期提交的項目預申報書保持一致,具體要求如下。 1.不允許修改的內容 (1)項目負責人、任務(課題)負責人。 (2)項目牽頭申報單位、現有參與單位、推薦單位。 (3)所屬專項、申報的指南方向。 (4)項目下設任務(課題)數。 2.不允許降低指標或大幅調整的內容 (1)考核指標不能降低,但需進一步細化。 (2)主要研究內容不能減少和大幅調整,但需進一步細化,如需增加研究內容,應......閱讀全文
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填報通知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填報2018年度項目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承擔管理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 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已完成首輪評審工作,將進入項目正式申報書(含
36項!科技部發布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立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項目公示,現附全文如下: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
科技部發布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項目申報的通知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
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成立
中國科學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日前正式獲批在上海成立。據該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介紹,實驗室將瞄準現代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前沿,引領我國合成生物學的原創研究和自主創新,建立合成生物學的關鍵技術平臺,重點針對能源、醫藥和環境等國家重大需求問題,進行生物學元件、反應系統乃至生物個體的設計、改造
“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1年擬立項項目安排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要求,現將“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項目信息進行公示(詳見附件)。? ? 公示時間為2021年11月15日至202
“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年度共30個項目安排公示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
“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19申報項目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生物中心將于2019年10月29-31日組織開展“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19年度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采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85人。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
多肽合成儀重點
科研單位考慮因素a) 設備本身對實驗研究的幫助①對于多肽合成化學反應,使用設備可避免人手工操作對人體的傷害(試劑腐蝕)②由于程序化設定,可保證每步驟偶合反應的充分性以及實驗整體的穩定性③可以合成難肽以及超長肽(制造商需要提供其使用研究型多肽合成儀合成多肽的檢測報告)④在休息時間可以不間斷合成工作研究
通過驗收!山東省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列入省重點
29日,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近日,依托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山東省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并正式列入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序列。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介紹,山東省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自2015年批準建設以來,結合國家戰略、地方需求與學科發展,圍繞合成生物學基礎原理
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年會
會議現場 1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學術年會在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態所113會議室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勝利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鄧子新院士、趙國屏院士、黃力研究員、吳家睿研究員、李亦學研究員、劉文研究員、姜衛紅研究員、孫志浩教授、王磊教授,專家委員會委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