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基因編輯食品將在今年夏天走上日本人的餐桌。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個專家小組18日發布報告指出,與轉基因食品不同,基因編輯食品不用經嚴格安全性審查,只需向政府登記即可上市銷售。圖片來源于網絡 報告認為,與轉基因食品不同,基因編輯食品只是通過基因編輯手段編輯物種本身的基因,不轉入其他物種的基因。目前未發現基因編輯食品誘發癌癥或者其他安全問題,因此無需審查。 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正在開發的基因編輯食品包括增加降血壓成分的西紅柿和個頭更大的真鯛等。 報道還說,基因編輯食品今年夏天就有可能在日本上市銷售。日本消費者廳接下來將研究相關標識方案。 基因編輯技術和良種選育或自然變異效果類似,實際上難以區別。因此上述專家小組才提出,基因編輯食品上市前只需向政府登記,提供所改變的基因及是否含致敏物質等信息,以便在發生問題后進行應對并向消費者提供信息。 目前,各國對基因編輯食品的監管各不相同。比如,美國農業部去年發表......閱讀全文
基因編輯食品和轉基因食品有所不同,它不會在基因組里插入其他生物的基因,而只是對自身原有的基因進行編輯,因此它有可能避免阻礙轉基因推廣的批評以及嚴苛的監管審查。如何規范基因編輯食品一直是國際上爭論的熱點問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此有著完全不同的聲音。 美國對基因編輯食品持較為寬松的態度。2018年3
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19日報道,日本一個專家顧問委員會建議,只要所涉及的技術符合某些標準,日本將允許基因編輯食品無需進行安全評估,即可銷售給消費者。若這一建議被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部采納,將為該國在動植物上使用CRISPR等基因編輯技術研發供人類食用的產品打開大門。在日本,基因改良產品必須貼上
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動植物遺傳改良提供了革命性的遺傳操作工具。但在基因組編輯過程中,通常需要將外源載體導入生物體細胞內,在基因組編輯完成后,再篩選出不含外源成分的個體。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多個國家已先后出臺基因組編輯產品安全管理政策,其中確保沒有外源成分是各國基因組編輯
本文根據2016年4月14日許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講堂”的演講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講座人:許智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