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濤發Nature綜述:抗感染固有免疫反應的表觀遺傳調控
曹雪濤院士全面闡述了近年來關于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在感染誘導的天然免疫和炎癥反應中的調控作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表觀遺傳學立足于染色質層面,涉及DNA、非編碼RNA和組蛋白等染色質相關分子的調控,為近年來世界生命科學前沿的熱點領域。其研究生命體分化發育過程中,在基因組不變的情況下,產生表型和功能各異的器官、組織和細胞的遺傳基礎。表觀遺傳調控在各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月27號,曹雪濤院士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的綜述。全面闡述了近年來關于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在感染誘導的天然免疫和炎癥反應中的調控作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天然免疫系統為抵抗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天然免疫細胞識別病原體,快速啟動天然免疫反應并引發炎癥;在清除病原體以后,......閱讀全文
曹雪濤發Nature綜述:抗感染固有免疫反應的表觀遺傳調控
曹雪濤院士全面闡述了近年來關于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在感染誘導的天然免疫和炎癥反應中的調控作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表觀遺傳學立足于染色質層面,涉及DNA、非編碼RNA和組蛋白等染色質相關分子的調控,為近年來世界生命科學前沿的熱點領域。其研究生命體分化發育過程中,在基因組不變的情況下,產生表型和功能各
Nature:表觀遺傳與基因調控的新發現
最近在《Nature》雜志發表的一篇研究中,瑞士Friedrich Miescher生物醫學研究所(FMI)的Dirk Schübeler和他的研究小組,描述了轉錄因子和DNA表觀遺傳修飾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對基因調控有何影響。科學家發現,轉錄因子可以通過DNA甲基化模式的改變而間接合作:通過去除
Nature Med:遺傳編碼納米顆粒可遠程遙控調控血糖
為了闡明生理活動的過程,時序性調節基因表達和細胞功能的工具是極其珍貴的,甚至具有一定的臨床治療應用前景。最近一篇研究論文報道了一種新型的通過低頻無線電波或磁場遠程遙控的遺傳編碼系統。 首先利用綠色熒光蛋白標記的鐵蛋白的重鏈和輕鏈融合,在細胞胞內部形成以氧化鐵為核心的鐵蛋白納米顆粒。那么這個鐵蛋
Nature子刊:表觀遺傳學調控與小腦發育
渥太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Snf2h基因能夠通過控制染色質的組成形式,對小腦發育產生特殊的影響。小腦是大腦的重要控制中心,與平衡能力、精細運動和復雜的肢體運動有關。 運動員和藝術家們的非凡成就取決于他們的小腦,同樣小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
Nature子刊揭示干細胞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對基因組序列略加修飾在多能干細胞轉化為各種分化細胞類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LMU)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鑒別出了負責一種修飾的因子。 每個細胞中都包含有存儲遺傳信息,這些信息編碼在構成DNA的堿基序列中。然而,在特定的細胞類型中實際上只有部分的信息得到利用。堿基序列為蛋白質合成
Nature子刊:表觀遺傳學修飾調控染色體數
眾所周知,染色體數的異常往往與癌癥發展有關。日前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微小的表觀遺傳學改變,在染色體的正確分離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項研究于二月十六日提前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雜志的網站上。 在正常情況
Nature遺傳學:四鏈DNA是一種新調控?
DNA通常是螺旋梯一樣的雙螺旋,這種結構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學圖標之一。實際上DNA還有一種獨特的形態,那就是纏結在一起的四鏈體結構。在體外實驗中,富含鳥嘌呤的DNA鏈很容易形成四鏈體。人們發現,這種四鏈體結構的確也存在于人類活細胞,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2013年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Na
Nature子刊等多篇研究論文解析種子表觀遺傳調控
生物通報道: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一些研究發現這個過程中,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具體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劉永秀研究員一直從事表觀遺傳和植物激素調控種子休眠和
張申英博士Nature文章:對抗感染的英雄
長期以來白細胞被視作是免疫系統的英雄。當感染發生時,骨髓中生成的細胞通過血液循環到達感染位點對抗病原體。然而新研究表明個別的器官也能在免疫系統防御中發揮作用,本質上它們是自己的英雄。在一項檢測一種罕見致病性腦感染的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健康人的腦細胞有可能生成自己的免疫系統分子,顯示
中國科技大學Nature子刊揭示重要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TIP60介導Aurora B乙酰化確保了染色體正確分離。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2月1日的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志上。 中國科技大學的姚雪彪(Xuebiao Yao)教授和Xing Liu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