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超級真菌”的新聞引發社會熱議。北京市疾控中心今日發布消息指出,“超級真菌”名為耳念珠菌,它是一種可以在住院病例中引起嚴重感染的真菌。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耳念珠菌對于普通公眾的健康威脅較低。 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所謂“超級真菌”,名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它是一種可以在住院病例中引起嚴重感染的真菌。資料顯示:耳念珠菌近年來才被發現,2009年在日本首次發現;通過對儲存的念珠菌進行回顧性檢測,最早在1996年的韓國已經出現。 據資料統計:目前全球各個大洲均有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告,截至2019年2月28日,美國共有587例確診病例報告。我國也曾有少量病例報告。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由于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對于普通公眾的健康威脅較低,公眾不必恐慌,也無需采取特殊的預防措施。 哪些人容易感染耳念珠菌?主要危害有哪些呢? 耳念珠菌既可以引起有癥狀性的感染,也可以在體......閱讀全文
7月13日,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香港兩家醫院又發現多名病人帶有耳念珠菌。截至目前,香港三家醫院共發現29名患者帶有耳念珠菌,均無感染癥狀。 耳念珠菌是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曾被稱為“超級真菌”,美國疾控中心將其列入“緊急威脅”細菌名單。
人與微生物之間正發生一場惡戰,這不是電影中的情節。 目前,30多個國家發現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中國大陸已出現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臺灣近日也報告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超級真菌’在美國非常嚴重。”侵襲性真菌病機制研究與精準診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丹娜生物分中心主任周澤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美
近日,耳念珠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的消息引發公眾極大關注。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菌株?對健康威脅到底有多大?有哪些易感人群?能否治愈?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霉菌病科主任湯姆·奇勒15日就上述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電話采訪。他指出,耳念珠菌對健康人群不構成威脅,無需恐慌。但醫療機構需加強對這種真菌
近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布重要新聞,批準首個鑒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 (C. auris) 新方法—— Bruker MALDI BiotyperCA系統。 耳念珠菌 (C. auris) 是一種近年來新出現的致病性真菌,可引起侵襲性感染,往往導致嚴重的院內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包炎、
2018年4月20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布重要新聞,批準首個鑒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 (C. auris) 新方法—— 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統。詳情請登錄: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