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方法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2.膀胱穿刺法或導尿法,當留中段尿很難避免污染(如兒童、不能自動排尿者),以及細菌數意義不確定時,應采用本方法,按護理操作常規進行。3.尿液收集后立即送檢,室溫放置一般不超過1h,4攝氏度亦不能超過8h。「正常參考值」培養無細菌生長;直接涂片無細菌或<1個/每油鏡視野。「異常結果分析」采用定量細菌培養法。尿液細菌培養陽性時,必須根據細菌數判斷是否有泌尿感染。檢出同一種細菌時,革蘭陰性桿菌≥105/ml菌落數(CFU)時可認為是病原菌,有人認為一次培養菌數在105/ml,準確率為80%,兩次檢出同一細菌在105/ml以上,準確率為91%,三次為95%;104/ml~105/ml時......閱讀全文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方法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 2.膀胱穿刺法或導尿法,當留中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是檢驗技師考試中所包含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了部分相關信息供學員參考。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 2.膀胱穿刺法或導尿法,
尿液細菌學檢查
尿液細菌學檢查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 2.膀胱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液細菌學檢查介紹
尿液細菌學檢查介紹: 尿液細菌檢查是對尿路感染的檢查,尿路感染是由細菌(極少數可由真菌、原蟲、病毒)直接侵襲所引起。 尿液細菌學檢查對尿路感染的診斷與治療有決定意義。尿液細菌學檢查正常值: 清晨第1次新鮮中段尿沉渣涂片,每高倍鏡視野下細菌數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異常結果分析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異常結果分析是檢驗技師考試中所包含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了部分相關信息供學員參考。 采用定量細菌培養法。 尿液細菌培養陽性時,必須根據細菌數判斷是否有泌尿感染。檢出同一種細菌時,革蘭陰性桿菌≥105/ml菌落數(CFU)時可認為是病原菌,有人認為一次培養菌數在105/m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尿液標本進行試驗進而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以便給以病人針對性治療的檢驗。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正常值: 淡黃色至琥珀色,沒檢出引起尿道感染細菌。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
腦脊液的細菌學檢查
1.顯微鏡檢查腦脊液涂片革蘭染色或堿性亞甲藍染色檢查致病菌。革蘭染色用于檢查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等;堿性亞甲藍染色用于檢查腦膜炎球菌。顯微鏡檢查對化膿性腦膜炎診斷的陽性率為60%~90%。如果懷疑為結核性腦膜炎,可采用抗酸染色,油鏡下尋找抗酸桿菌。新生
尿液酮體檢查的檢測方法
1.試帶法 基于傳統的濕化學亞硝基鐵氰化鈉法,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尿酮體篩檢方法。檢測過程簡易快速,尤其適合于床邊檢驗。不同試帶對丙酮和乙酰乙酸的靈敏度不一。 2.濕化學法 (1)Rothera法:在堿性條件下,亞硝基鐵氰化鈉可與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應呈現紫色,但不與β-羥丁酸起反應。 (
尿液本周蛋白檢查的檢測方法
1.熱沉淀-溶解法基于BJP在56℃凝固,100℃溶解的特性而設計。本法特異性較高,操作簡便但費時,要求標本量較大,靈敏度不高,致使假陰性率高。2.對-甲苯磺酸法基于對-甲苯磺酸法能沉淀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BJP,而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清蛋白和球蛋白不起反應的原理而測定。本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但特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