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的應用
一.骨髓穿刺適用于:診斷貧血的細胞形態學類型,觀察治療后的效果。確立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確立白血病的細胞學類型,決定治療方案,觀察治療效果,判斷病情及預后。協助診斷骨髓中可出現的異常細胞的疾病,如骨髓病、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癌轉移等。明確原因不明的發熱、肝脾腫大等。類白血病反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的鑒別診斷。二.骨髓穿刺不適用于血友病。骨髓采集:1.骨髓液采集部位:①髂后上棘最常用。②髂前上棘。此處采集骨髓較安全。③胸骨穿刺,非必要時較少選用。2.抽吸量:以抽吸時在注射器中剛見到骨髓液(0.2~0.3ml)即止,不宜過多,以避免受外周血稀釋影響結果。3.骨髓液抽取后需立即涂片,防止凝固。觀察涂片狀況,滿意的涂片應可見有骨髓小粒及脂滴。如被血液稀釋、混血多時涂膜稀薄光滑,表面光感如血片。骨髓涂片檢查:1.涂片染色:瑞氏染色法。2.低倍鏡檢查:......閱讀全文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檢查是產前診斷的一種方法。一般適合中期妊娠的產前診斷。羊水存在于羊膜腔內;受精卵于受精第七天形成羊膜腔,開始產生羊水,妊娠12周時羊水量為50毫升,20周時為400毫升,36~38周時為1000—1500毫升,接近預產期羊水量稍有下降。
骨穿刺概述
在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發現隨著科技使我們的現代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舒適,血液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卻在逐年上升,有一些血液系統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另外一些仍在探索中。由于人體內的血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紅細胞均來自骨髓,它們的“根”在骨髓,如果想了解骨髓的造血情況是否正常,比如各個系
漿膜腔穿刺液及關節腔穿刺液檢查(一)
第一節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人體的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液體,據估計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約為10-30毫升,它們在腔內主要起潤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能有多量液體貯留而形成漿膜腔液這些積液隨部位不同而分為胸腔積液腕水、腹腔積
漿膜腔穿刺液及關節腔穿刺液檢查(二)
六、免疫學檢查1.結核病的特異性抗體:在結核性漿膜腔積液中存在特異性IGG抗體,常用ELISA法或ABC-ELISA法檢測,由于各試劑盒選用抗原不同,如結核桿菌化蛋白衍生物或結核分支桿菌抗原等,檢測方法差異造成結果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不同,一般認為用Ag5作抗原最佳。近年來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積液中結核
骨髓穿刺的應用
一.骨髓穿刺適用于:診斷貧血的細胞形態學類型,觀察治療后的效果。確立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確立白血病的細胞學類型,決定治療方案,觀察治療效果,判斷病情及預后。協助診斷骨髓中可出現的異常細胞的疾病,如骨髓病、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
肝穿刺的簡介
肝穿刺就是肝臟組織活檢。肝穿刺的創傷性很大,導致很多患者不易接受,在臨床也不把肝活檢作為常規檢查。但肝穿刺活檢準確率會在80%以上,是目前比較好的檢查手段。
肝穿刺的意義
一般而說,不少肝病患者經過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或者在輔以必要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就可確診。但是,有些不能明確診斷疾病,只有通過肝穿刺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才能下結論,如淋巴瘤、肝癌、結核等。還有些疾病診斷起來有困難,需要肝活檢與臨床癥狀相結合,才能作出診斷,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肝炎、原發性膽汁肝
骨髓穿刺的應用
一.骨髓穿刺適用于:診斷貧血的細胞形態學類型,觀察治療后的效果。確立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確立白血病的細胞學類型,決定治療方案,觀察治療效果,判斷病情及預后。協助診斷骨髓中可出現的異常細胞的疾病,如骨髓病、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
骨髓穿刺的應用
? 一.骨髓穿刺適用于: 診斷貧血的細胞形態學類型,觀察治療后的效果。 ? ? 確立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確立白血病的細胞學類型,決定治療方案,觀察治療效果,判斷病情及預后。 協助診斷骨髓中可出現的異常細胞的疾病,如骨髓病、
穿刺液包括哪些
穿刺液主要包括腦脊液、膽汁、胸水、腹水、心包液、關節液及鞘膜液等。在正常人體中,上述體液均是無菌的,有感染的情況下檢出的細菌,應視為病原菌,應給予及時正確的治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懷疑為腦膜炎的病人,用腰穿方法采集腦脊液2ml左右,在常溫下15分鐘內送檢。標本不可置冰箱內保存,否則會使病原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