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監測技術是隨著上海市環境空氣監測日報和預報業務工作的深入開展與進一步細化,從而不斷發展起來的。現今的自動監測技術融合了當前較為成熟高效的信息采集;數據傳輸;儀器反控等技術,從而全面提升本市環境空氣質量的信息化管理和應用水平,并為本市空氣質量數據實時發布服務。 1 數據采集技術 上海空氣自動站儀器類別多,但不是所有的儀器都支持數字量采集。像早期的氣象五參數Visal等儀器只支持模擬輸出。ESC8800是針對儀器模擬量采集的數據采集終端。 ESC8800數據記錄器是基于微處理器的數據采集系統,專門采集,加工,儲存和傳送環境數據。一般標準的ESC8800由一個微處理器,模擬輸入多工器;可編程增益放大器;模數轉換器;隨機存取記憶體;電源;時鐘和數據存儲的備用電池。EDAS是上位平臺軟件能夠通過電話撥號的方式將ESC8800現場數據采集到中心。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子站開始......閱讀全文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環辦函[2011]1337號關于征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三次征求意見稿)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生態文明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 817-2018)和《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 818-2018)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就兩項標準
CNS供圖 去年年底備受關注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敲定了“十二五”期間3.4萬億元的環保投入,而公眾與輿論最為關注的PM2.5監測及數據發布工程最有可能成為2012年的首項環保投入。 數萬億元的“大蛋糕”,PM2.5監測與數據發布工程能夠切分多少呢?國家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朱建平
現在我國大氣污染已從煤煙型進入復合型污染時期。大氣復合污染主要表現為大氣氧化性增強、細顆粒物濃度升高、大氣能見度顯著下降、環境惡化趨勢向區域蔓延。自2012年來,我國中東部,尤其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爆發的灰霾污染,就是典型的大氣復合污染。大氣復合污染已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的
僅PM2.5監測的前期準備工作,就需要投資20億元! 這20億元的前期投資還將同時拉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今后每年還要新增1億元的費用! 三類公司將直接受益! PM2.5監測受益的不僅是城市居民,還有各類相關企業:大氣監測類公司、工業污染源監測設備類公司、與減排和污染治理
隨著新晉空氣監測指標PM2.5納入新國標,原本沉寂的PM2.5監測行業成為眾所注目的“藍海”。 本報獲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已調集了國內外主要PM2.5監測廠商的產品,著手進行PM2.5自動監測方法適用性比對測試工作,對不同廠家、不同原理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儀進行單機
為了科學高效地部署、指導各地的環境監測工作,確保順利完成2012年度國家下達的環境監測任務,日前環保部下發了《2012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要認真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2012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精
國務院新聞6月5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環境質量狀況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是實錄摘要: 記者: 吳部長,您對外國駐華使領館開展我國內PM2.5監測并且發布數據有什么樣的看法?謝謝。 吳曉青: 我們也注意到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空氣質量監測衛星接收天線。 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面對這一歷史機遇,國家適時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要求通過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科技創新是驅動中國制造業升級、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動力之源。在科技
隨著新晉空氣監測指標PM2.5納入新國標,原本沉寂的PM2.5監測行業成為眾所注目的“藍海”。 本報獲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已調集了國內外主要PM2.5監測廠商的產品,著手進行PM2.5自動監測方法適用性比對測試工作,對不同廠家、不同原理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儀進行單機比對測試,以全面了解PM2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最近,正值湖北省武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有國外網站報道,武漢市空氣中的SO2指標濃度上升明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就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質量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湖北武漢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的環境空氣質量有沒有什么變化?
實驗室工作人員對污水樣品進行檢測 本期主題: 環境監測 解答嘉賓: 馬燕忠(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參與市民: 高志剛(景瑞社區居民) 周建民(華盛園社區居民) 包宏強(蘇州宏達制酶有限公司職工) 隨著市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那么,我市日常的環境質量
劉文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長期致力于環境監測領域光學/光譜技術的研發工作,開展了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方法創新研究,研發了系列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并實現產業化,系統集成了大氣污染立體監測技術并進行應用示范,開拓了我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新領域。尤為
過度依賴國外儀器會不會受牽制? 專家提醒大量使用PM2.5監測進口設備當謹慎 PM2.5監測對我國目前的環境監測能力是一個挑戰。 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等地相繼發布了PM2.5監測數據,百姓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了解相關監測數據。將PM2.5監測納入環境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指標撬動了
——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完成,京津冀等區域及74個城市將于2013年1月1日起開展監測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以下簡稱“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完成情況新聞通氣會日前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出席會議并就完成情況作簡要介紹
編者按: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很關注環境監測工作,并就建立污染源全面監測系統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狀況日夜嚴重。不但環境監測的范圍、內容在不斷擴大,而且對環境監測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環境監測部門必須以社會環境服務為工作方向,制定出科學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其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灰霾天氣有所增加,有的城市灰霾天氣占到全年天數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灰霾天氣有所增加,有的城市灰霾天氣占到全年天數的一半,有的則超過一半。有關專家根據環境監測機構的提供的監測數據分析認為,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PM2.5細顆粒嚴重超標。我們以影響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的原因為切入點,針對環境監測中存在的評價體系、環境監測技術和管理監督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出臺,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取得積極進展。同時也面臨著一些良莠不齊的檢測機構涌入和生態環境監測核心技術、核心儀表儀器缺乏等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需要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技術創新水平,并加強行業自律。 近日從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社會化環境監測與運營服務專業
自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以后,我國的環境保護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作為環保工作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環境監測工作也隨之起步。30多年來,我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成就輝煌。 在這期間,作為我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一支主力軍、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領頭雁”,中國環境
半壁河山霧霾籠罩 百億空氣財富破繭 未來五年,一張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城市和部分縣城,并增添新的監測內容,現在,嗅覺靈敏的商人已瞄準了價值百億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行業,等待政策紅利下的行業井噴。 隨著空氣質量“國標”的修訂,環境空氣監測儀器行業正進入快車道,很可能
各有關單位: “第十一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簡稱 CIOAE 2018)”籌備工作已就緒,在學界與業界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有70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及壁報交流,同時將有約1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大會將于2018年11月21日-23日在南京國際展覽
PM2.5詳解 性狀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 通常把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其粒徑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 據《南方都市報
隨著空氣質量“國標”的修訂,環境空氣監測儀器行業正進入快車道,很可能催生一個個“大富豪”。 新國標催生新商機 2011年以來,空氣質量的“國標”修訂會密集召開。多個跡象表明,PM2.5納入日常監測幾成定局。過去的10月,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漫天的灰霾都源于這個叫作PM2.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 8月19日,北京進入機動車限行的第3天,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一片繁忙。 “17、18、19,北京連續3天的北京空氣質量為良,而這3天的氣象條件都屬于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狀況。”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副站長
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面對這一歷史機遇,國家適時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要求通過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科技創新是驅動中國制造業升級、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動力之源。在科技創新方面,被賦予“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定位的首
2016年9月,G20峰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杭州人除了可以多一個黃金周之外,似乎還可以期待重新擁有一片湛藍的天空。為迎接這一重大國際會議,杭州進行了多方位的整治,其中頗受老百姓關心的當屬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建設。對于環境空氣監測行業來說,這也將是新的機遇與挑戰。 2015年元旦起,杭州就推行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