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郝吉明:2017年3月,中國工程院受原環境保護部委托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開展專題評估。中國工程院對此十分重視,成立了評估工作領導小組、顧問專家組、評估專家組、執筆組及支持團隊,組織了本領域的主要院士、專家和重點區域一線業務骨干約50多名的評估隊伍,組建了標準實施成效評估、國內外標準綜合評述、完善我國標準體系的對策建議3個工作組,重點分析標準各指標在空氣質量管理中的作用、診斷標準及配套技術在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梳理了標準與國外主要標準體系設計的異同,結合我國未來空氣質量管理的需求,提出完善環境空氣質量......閱讀全文
環境保護標準制度是我國法律確立的一項基本制度,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授權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環境監測規范的有關規定。但是,現行法律對環境保護標準的授權過于簡單,多年來沒有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保護標準制度發揮其應有功能,標準
環境保護標準制度是我國法律確立的一項基本制度,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授權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環境監測規范的有關規定。但是,現行法律對環境保護標準的授權過于簡單,多年來沒有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保護標準制度發揮其應有功能,標準
★標準制定難度大,實施目標不夠清晰 法律本身有何立法技術缺陷? 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先后發布了《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環保總局令1999年第3號)和《國家環保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環保總局公告2006年第41號),規定了制定環境質量標準的一些原則和程序,較之法律條款規定有所細化。但由于
今年9月25日,記者在上海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上看到,當日下午4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4,空氣質量為良。預計9月26日夜間,AQI為25~45,優;27日上午,AQI為30~50,優;27日下午,AQI為40~60,優到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市民張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新發布的空氣質量
上海50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和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共同組成了世博期間空氣質量預警監測網建成長三角空氣質量數據共享平臺圖為監測人員正在進行大氣監測 剛剛過去的7月,上海共出現了19個環境空氣質量優級天,其中有17天為連續優。來世博園參觀的中外游客,在藍天白云和繁星朗月的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東北、長三角、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8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10天,前期受降水過程和弱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和濕清除條件總體有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是“十二五”環保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做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環境監測工作是基礎、依據和支撐。通過環境空氣監測數據,可以了解區域空氣質量的現狀、突出的區域污染問題、區域間的污染物輸送狀況等,為制定區域聯防聯控規劃提供依據,并且檢驗聯防聯控的效果。
京津冀區域、東北區域、長三角區域中北部及西北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華南區域以優至良為主,西南區域以良為主;臭氧將成多地首要污染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高速發展的工業也使得我國的空氣質量面臨著較大的威脅,目前,我國的霧霾現象非常嚴重,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國的環境保護機構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分析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日
“你看,從空氣質量動態變化圖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具有明顯的區域性。也就是說,這一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需要聯防聯控。”在北京大學的老地學樓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紹東為我們演示了矮馬預報的部分功能。 矮馬預報是一個由專業科技工作者建立的民間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網站,可以預報未來5天的空氣
秋高氣爽的北京城。 今年以來,災害天氣頻繁出現,人們開始對環境給予更多關注。近期,一組美國華盛頓市藍天白云照片與北京市陰沉灰暗照片的對比照片在網絡上盛傳,有網友懷疑,如此大的反差說明我國空氣質量監測標準過低。 日前,北京市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將把細粒子納入日常空氣質量
生態環境部今日發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氣質量狀況。就其中擴大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的原因、原則和方法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為什么要擴大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排名目的是什么? 答: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推動城市
今日發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氣質量狀況。就其中擴大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的原因、原則和方法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為什么要擴大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排名目的是什么? 答: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推動城市空氣質量改
各級地方政府作為生態補償直接主體,空氣質量的好壞與本地區的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各市同比“氣質”提升的,省里獎勵發“紅包”;同比“氣質”惡化的,就要向省里補償真金白銀。簡而言之,就是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 這是山東省施行五年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政策的核心要義。 “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
近日,我國多地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空氣污染指數的“飆升”,讓很多人紛紛通過手機應用軟件(APP)實時查看天氣、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污染情況。 記者對比發現,各種發布空氣質量指數的環保APP,提供的數據并不一致,有時竟相差甚遠。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哪個更可信呢? 商業APP靠從權威網站抓取
“我國目前執行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是經過2000年調整后的GB3095—1996國家標準。多年未修訂的空氣質量標準已遠遠不能適應保護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公眾福利的需求。” 10月9日,由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主辦的調整空氣質量標準研討會在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召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對于北京和河北的許多城市,霧霾已成為一塊心病。2016年10月份以來,北京先后經歷了10多次霧霾過程,多日不散的霧霾不斷干擾著居民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面對霧霾頻發使人們不禁要問,北京的空氣質量究竟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如果說是變好了,那么為什么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憂慮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說是變差了,
近年來,隨著汽車進入百姓家庭,車內空氣質量已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新年伊始,國家室內車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了2015年全國車內空氣質量控制行業的十大新聞,提醒大家再次關注車內空氣質量。 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由推薦性到強制性。按照2014年國家標準委任務書要求,《乘用車
今年9月25日,記者在上海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上看到,當日下午4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4,空氣質量為良。預計9月26日夜間,AQI為 25~45,優;27日上午,AQI為30~50,優;27日下午,AQI為40~60,優到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市民張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新發布的空
有關如何處理空氣質量數據造假問題的爭論還在繼續。11月23日,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財新網此前發表的《獨家|環保部放寬空氣質量數據弄虛作假處罰措施 邯鄲等城市或得利》一文,稱環保部一方面沒有放松處罰環保檢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科學、準確評估造假行為對數據
環境保護部文件 環發[2012]33號 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環境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環辦函[2011]1337號關于征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三次征求意見稿)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生態文明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征求意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最近一場席卷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霧霾天氣,使得PM2.5和空氣質量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人民關心的焦點,也催生了空氣凈化設備的熱銷。霧霾圍城的同時也傳來了一個關于空氣質量的好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和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一起召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工作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啟動標準修訂工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日前,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就《意見》出臺的背景、大氣聯防聯控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等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nbs
11月16日,一場題為“企業家精神與生存困境”的論壇上,嘉賓潘石屹調侃了幾句:最近,因為我盯著PM2.5指標不放,有關部門就上門了。他們說,潘總,您看您挺有錢,也有粉絲,管這事兒作甚?我說,這是健康,比錢和粉絲都重要。話音一落,全場傳來笑聲、掌聲。 強烈的呼聲得到了一些回應。同一天,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檢測主要是以自動檢測一起為主要核心的“測-控”系統,是指在檢測位點運用自動聯系的監測儀器對環境中的空氣進行采集、處理以及分析。空氣質量檢測一般有干法和濕法兩種監測方式。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監測方法都是以干法檢測為主,干法檢測以其靈敏度高、易于操作、準確性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環境
8月16日,清潔空氣聯盟在北京發布《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手冊》。該手冊結合國際和國內的先進經驗,擬為中國各城市提供一個第三方的參考文件,助力各地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的編制和空氣質量達標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 2017年是大氣十條實施的收官之年,許多地方都把環保工作重點放在了大氣十條的考核上。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