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最有前途的綠色能源形式之一,而水的電催化分解是得到高純度氫的理想過程。近些年來,人們發現利用固體聚合物電解質膜在酸性介質中進行水的電解能使得氫氣的生產和分離變得更加容易。因此,對于在酸性介質中具有高活性和壽命的金屬Ir基電解水催化劑的研究和開發也引起許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含水的無定形氫氧化物中的Ir3/4 +和配位不飽和的O/Ir原子(IrOx)相比于金屬Ir納米顆粒顯示出更好的催化活性,然而如何可控地合成IrOx以及如何在電解水過程中維持其穩定性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榮課題組與莊巍課題組合作,設計并合成了一種表面可控的IrOx納米材料,該材料表現出優異的電催化分解水的性能。對照實驗和DFT計算結果共同驗證了通過原料組成的改變能夠實現有效調......閱讀全文
白春禮出席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協作實驗室揭牌儀式并視察海西研究院設計場址 10月21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調研期間,與副院長詹文龍,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等出席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協作實驗室揭牌儀式,并視察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設計場址。 白春禮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頒獎儀式在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舉行。基金會理事長洪茂椿院士,理事吳新濤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構所副所長黃藝東共同為2011年度盧嘉錫化學獎、盧嘉錫優秀導師獎、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的獲得者頒獎。來
作為2011年院士專家咨詢服務團來閩活動之一的“新材料產業發展與展望研討會”于4月21日在福建物構所報告廳舉行。 2011年院士專家咨詢服務團是中組部會同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目的是為地方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務,把最稀缺的高層次人才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好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
10月17日至1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赴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城市環境研究所,調研研究所四類機構改革、福建物構所和城市環境所兩所融合發展建設進展等工作,福建物構所、城市環境所兩所領導班子陪同參加調研。 10月17日上午,李樹深在福
2月6日下午,在貴州省黔西南州政府、興仁縣政府與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上海分院等共同見證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與貴州京宇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興仁縣人民政府簽訂了《二代煤制乙二醇中試項目合作合同》和《興仁縣年產6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合作合同》。 二代煤制乙二醇技術研發是福建物構所“一三
福建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頒獎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頒獎儀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構所舉行。基金會理事長洪茂椿院士,理事吳新濤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構所副所長黃藝東共同為2011年度盧嘉錫化學獎、盧嘉錫優秀導師獎、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的獲得者
2011年度盧嘉錫化學獎、盧嘉錫優秀導師獎、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獲得者頒獎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頒獎儀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構所舉行。基金會理事長洪茂椿院士,理事吳新濤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構所副所長黃藝東共同為2011年度盧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開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盛大開幕,本次大會持續到10月30日,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州大學和閩江學院聯合承辦,來
乙二醇是日常生活中聚酯纖維(滌綸)與礦泉水瓶的主要原料,我國消費量占全世界50%以上,但是國產自給量卻一直不高,對外依存度接近70%。近年來,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煤制乙二醇及相關技術重點實驗室專攻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產乙二醇技術,在世界上首先實現了工業化。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煤制乙二醇及相關技術重點實
11月1日下午,來閩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科協年會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黨組副書記方新調研中科院福建物構所。 李靜海和方新視察了物構所控股企業、有關實驗室和成果展示廳,并同所領導及中層以上干部、研究室主任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福建物構所所長洪茂椿作了“落實九個轉變,實踐科學發展”
11月11日下午,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文浩一行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助理盧燦忠、部分研究員和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陪同參加了調研。 座談會上,楊文浩介紹了甘肅稀土集團的歷史沿革、目前的經營方向以及公司的優勢產業,并對福建物構所稀土材料的研究成果及煤化工
1月28日,由福建省科技廳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辦的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杰青項目驗收會在福州召開,福建物構所、廈門大學、廈門城市環境研究所、福州大學承擔的6項省杰青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官輪輝承擔的項目“碳納米復合材料在電化學儲能的應用基礎研究”針對新型碳納米復合材
2月5日,由福建省科技廳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辦的省材料和化學學科杰青項目驗收會在福州召開,福建物構所、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承擔的5項省杰青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張戈承擔的項目“復合結構諧振腔的模式匹配與變頻激光性能改善”開展了復合結構諧振腔
5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修購專款設備項目管理辦公室(簡稱:專項辦)組織專家,對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擔的2011年度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資金資助的光電子晶體加工平臺和半導體光電器件工藝平臺I期二項儀器設備項目進行驗收。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福建物構所副所長林文雄的單
福建物構所水溶性聚氨酯萬噸項目投產暨10萬噸項目開工 剪彩儀式現場 4月7日上午,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與福建省企業合作的水性聚氨酯系列產品的產業化項目-在中科華宇(福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行了“中科華宇水溶性聚氨酯萬噸項目投產暨10萬噸項目開工剪彩儀式”。全國人大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
3/20/2018,近日,特發集團所屬企業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發信息)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正式簽署光芯片及激光技術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并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特發信息董事長蔣勤儉、公司班子成員及技術中心人員,中科
12月14日上午,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一行到福建物構所調研。 陰和俊一行參觀了物構所科技成果展廳后到實驗室調研,他向科研人員詳細詢問和了解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科研進展、成果的轉移轉化前景以及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參觀結束后陰和俊又與研究所科研、支撐、管理骨干進行了座談。 在座談
10月28日上午,福建省信息化局副局長曹建平率局有關處室人員調研海西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設工作組常務副組長、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所長蘭國政和副所長曹榮及福建物構所有關部門和研究單元負責人陪同調研并座談。 調研期間,蘭國政向省信息化局領導介紹了福建物構所的情況、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
研討會現場 12月4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召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發展戰略研討會,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帶頭人、福晶公司負責人等近30人參加了會議,十四個學術報告在會上進行了交流,涉及材料、化學、物理和理論計算等學科。研討會旨在總結和梳理研究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發方面取得的
世界首創萬噸級“煤制乙二醇”工業化示范獲得成功 5月7日,中國科學院“世界首創萬噸級煤制乙二醇工業化示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出席會議。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福建省
4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建創鑫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中科華宇(福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成果“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工業化制備技術”通過了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和計劃財務局組織的專家成果鑒定。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劉鳴華、計劃財務局副局長曹凝組織召開成果鑒定會,邀請陳洪
“離子型稀土礦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們開展的稀土清潔生產與高質利用技術研發具有重要的資源、環境和能源意義,這是我們分離出來的各種稀土原料,有些價值很高。”11月24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研究員孫曉琦自豪地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他們團隊的成果。 當天,工程師王艷良還在現場展
2010年福建省標準貢獻獎近日揭曉,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蘭國政研究員牽頭起草的兩項國家標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單晶元件通用技術條件(GB/T22452-2008)”和“硼酸鹽非線性光學單晶元件質量測試方法(GB/T22453-2008)”榮獲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等獎。 全
11月2日上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教授方世璧和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長興研究所所長黃舜仁研究員、長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長興大陸研究所所長卜詩堯博士一行三人參訪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海西研究院建設工作組常務副組長、福建物構所副所長蘭國政率相關課題組及有關處室負
7月21日下午,上海碧科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莽等一行4人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處相關人員、福建物構所領導、部分研究員和相關職能處室的負責人陪同參加了此次調研。 座談會上,研究所副所長蘭國政介紹了福建物構所概況、產業化進展和海西研究院籌建
參觀成果展廳 6月6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帶領的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省政協副主席薛衛民以及省科技廳和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等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到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調研指導。 調研組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新型研發組織發展的主題,在所長、黨
研討會現場 8月2日至5日,由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新型電子材料和器件主題專家組主辦,國家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和國家光電子晶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的“全國新型激光材料、器件與全固態激光器產業化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會議旨在進一步交流我國激光器及材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和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張健、張磊團隊合作,報道了首例鈦氧團簇中的異構體現象,并通過超快動力學研究了兩個異構體在光電化學與光催化應用中的構效關系。相關工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分子
金屬鍺酸鹽通常作為閃爍晶體(BGO)和毫米器件被報道。將Ge、Si引入到硼酸鹽中,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硼鍺、硼硅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人員發現很多含孤對電子(Pb2+、Bi3+等)的非心鍺酸鹽、硅酸鹽有著較高的對稱性甚至立方結構導致其極化率低以及各向異性小,因此多數已有的鍺(硅)酸鹽
7月6日,由中科院組織、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牽頭實施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煤制乙二醇的工業技術”在北京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發展計劃司、中科院高技術局、計劃財務局相關領導和負責人,以及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北京化工大學、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等項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