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的細菌受體可能為對抗機會性病原體提供新的療法
普林斯頓大學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突變型受體,這種受體被一種細菌病原體用來進行一種稱為群體感應的化學交流過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變受體可作為識別抑制群體感應的治療化合物,以滿足迫切的醫療需求。圖片來源:McCready AR, et al. (2019) 人類病原體綠膿桿菌利用群體感應來協調群體行為,包括生物膜的形成和促感染分子的產生。群體感應是綠膿桿菌成為病原體的關鍵,它依賴于細胞外信號分子的產生、釋放和檢測。自誘導因子與受體蛋白結合,共同激活群體感應基因的轉錄。在這項新研究中,Bassler和他的同事發現、純化并鑒定了綠膿桿菌RhlR群體感應受體的突變版本,他們稱之為RhlR*。 值得注意的是,RhlR*不需要它的合作自動誘導器來工作。攜帶RhlR*的綠膿桿菌能正確形成生物膜,產生毒力因子,感染蛔蟲。由于RhlR*不......閱讀全文
突變的細菌受體可能為對抗機會性病原體提供新的療法
普林斯頓大學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突變型受體,這種受體被一種細菌病原體用來進行一種稱為群體感應的化學交流過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變受體可作為識別抑制群體感應的治療化合物,以滿足迫切的醫療需求。
突變的細菌受體可能為對抗機會性病原體提供新的療法
普林斯頓大學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突變型受體,這種受體被一種細菌病原體用來進行一種稱為群體感應的化學交流過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變受體可作為識別抑制群體感應的治療化合物,以滿足迫切的醫療需求。
病原體檢測--特殊細菌涂片檢查介紹
特殊細菌涂片檢查介紹: 特殊細菌涂片檢查是檢測包括淋球菌、新型隱球菌、梅毒螺旋體、白喉棒狀桿菌等病原的一種涂片檢查方法。特殊細菌涂片檢查正常值: 體內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于動態平衡。特殊細菌涂片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宮
病原體檢測--淋病細菌學檢測介紹
淋病細菌學檢測介紹: 進行生殖器官標本的細菌學檢查,對臨床診斷、鑒別性病或排除性病細菌感染非常有價值。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性傳播疾病,通過不潔性交直接傳播,也可通過被淋病污染的衣物、便盆、器械等傳播,也可通過患母的產道傳染給新生兒。淋病細菌學檢測正常值: 涂片未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培養未
DNA細菌病原體檢測試劑盒
DNA細菌病原體檢測試劑盒 DNA細菌病原體檢測試劑盒依據DNA信息快速篩查食品中的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產生細胞毒素的大腸桿菌等。 DNA細菌病原體檢測試劑盒?優勢特點: 兩步完成檢測,無需DNA提取 可同時識別多個病原體 成本低,不需要電泳 節省時間,整個
遺傳分析揭示出食肉細菌病原體的進化
科研人員確定了把一種溫和的微生物變成導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病原體的進化路徑。盡管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流行病為人類健康帶來了相當大的威脅,這部分是由于科研人員一直無法確定把一些微生物變成有毒力的病原體的關鍵分子事件的本質與時間安排。?????? James Musser及其同事把焦點放在了一種
病原體檢測--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介紹
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介紹: 當人體局部感染向全身播散和出現全身感染時,血液和骨髓中可出現細菌,即菌血癥、毒血癥或敗血癥。臨床上患者有發熱、感染血象和癥狀時,可以進行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用于檢測菌血癥、真菌血癥患者血液中微生物、大多數菌血癥是間歇性的,需要多次培養證實。 血液及骨髓
病原體檢測--細菌形態學檢查方法介紹
細菌形態學檢查方法介紹: 細菌形態學檢查方法是對細菌的菌體形態和菌群的形態進行觀察進而得出所檢查的細菌的類型和歸屬于哪個菌屬的檢查方法。細菌形態學檢查方法正常值: 體內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于動態平衡健康狀態。細菌形態學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對感染部位進行檢查,判斷引起感染的細菌的類型,進
病原體檢測--細菌性食物中毒檢測介紹
細菌性食物中毒檢測介紹: 標本采集為查找病原菌,應根據實際情況從多方面采集標本,如排泄物、嘔吐物、糞便、剩余食物、用具等。細菌性食物中毒檢測正常值: 無細菌生長或培養陰性。細菌性食物中毒檢測臨床意義: 臨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很多,如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胞桿菌、
病原體檢測方法--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介紹
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介紹: 耳、鼻、咽部的細菌均來自外界,正常情況下不致病。但在機體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現感染等而導致疾病。因此,耳、鼻、咽部拭子細菌培養能分離出致病菌,有助于中耳炎、鼻炎、鼻竇炎、白喉、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診斷。標本由醫生采用無菌棉拭子,采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