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保存和微生物常識1、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 營養:從外部環境攝取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質,滿足生長和繁殖需要的一種生理過程。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活動的起點。 營養物:具有營養功能的物質。也包括光能。提供生物的結構物質、能量、代謝調節物質和良好的生理環境。 營養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長因子、無機鹽和水 培養基:人工配制、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的混合養料。要求:應具備6大營養要素;物質比例合適;必須滅菌。 2、選用和設計培養基的原則、方法及制備過程原則:目的明確 、營養協調、經濟節約 物理化學條件適宜 方法:生態模擬、查閱文獻 精心設計、試驗比較 步驟:稱量、熔化、調PH、過濾、分裝、 加塞、包扎、滅菌、冷卻、無菌檢查 ......閱讀全文
菌種保存和微生物常識 1、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 營養:從外部環境攝取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質,滿足生長和繁殖需要的一種生理過程。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活動的起點。? 營養物:具有營養功能的物質。也包括光能。提供生物的結構物質、能量、代謝調節物質和良好的生理環境。? 營養要素:碳
菌種保存和微生物常識 1、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 營養:從外部環境攝取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質,滿足生長和繁殖需要的一種生理過程。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活動的起點。? 營養物:具有營養功能的物質。也包括光能。提供生物的結構物質、能量、代謝調節物質和良好的生理環境。? 營養要素:碳
1、微生物菌種選擇 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不同動物種類對菌種的要求不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動物,產生的效果差異也較大。使用時一定要掌握菌種的特性和功效,選擇不當起不到應有效果,反而會破壞原有菌群,甚至引發疾病 2、微生物菌種應用時間 微生物制劑應用要從子畜開始使用,以保證有益菌優
一、傳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當遇到冷凍或干燥等處理時,會很快死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求助于傳代培養保存法。傳代培養就是要定期地進行菌種轉接、培養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產菌種的保存。傳代保存時,培養基的濃度不宜過高,營養成分不宜過于豐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濃度應在可能的
微生物具有容易變異的特性,因此,在保藏過程中,必須使微生物的代謝處于最不活躍或相對靜止的狀態,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其不發生變異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溫、干燥和隔絕空氣是使微生物代謝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種保藏方法雖多,但都是根據這三個因素而設計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傳代
菌種保存方法? ? 微生物具有容易變異的特性,因此,在保藏過程中,必須使微生物的代謝處于最不活躍或相對靜止的狀態,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其不發生變異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溫、干燥和隔絕空氣是使微生物代謝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種保藏方法雖多,但都是根據這三個因素而設計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為以
保存菌種或長時間放置的培養板應先劃板活化菌種,挑取分隔良好的單 克隆接種于2-10 ml LB中(如菌種含質粒則應加抗生素)37攝氏度快搖 8小時,按0.1%-0.5% 比例轉種,培養基的量不應超過錐瓶的0.25容量,以 保證足夠的通氣。用O.D.600 測菌密度時,讀數值在0.1-0.5
微生物具有容易變異的特性,因此,在保藏過程中,必須使微生物的代謝處于最不活躍或相對靜止的狀態,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其不發生變異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溫、干燥和隔絕空氣是使微生物代謝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種保藏方法雖多,但都是根據這三個因素而設計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傳代
?甘油冷凍保藏法? ? 本方法適合于中、長期菌種保藏,保藏時間一般為2-4年左右.(1)用火焰滅菌的接種環取斜面菌種在平皿上劃線分離單菌落.(2)平皿倒置于30℃或37℃恒溫培養箱,培養24-48小時,至單菌落的大小為3mm左右.(3)挑取一個單菌落,接種于一個裝50mL的300mL三角瓶中30℃或
一、傳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當遇到冷凍或干燥等處理時,會很快死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求助于傳代培養保存法。傳代培養就是要定期地進行菌種轉接、培養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產菌種的保存。傳代保存時,培養基的濃度不宜過高,營養成分不宜過于豐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濃度應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