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全世界每年仍有約1040萬例結核病病例和170萬人死亡。 很難控制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需要嚴格的治療方案,而且可能是有毒的。這意味著人們經常不能完成治療療程。 結核病治療持續6個月,每天大量服用4種抗菌藥物。每日劑量大的原因是這些藥物吸收不良;即使藥物到達受感染的部位,也只有一部分會進入受感染的組織,與細菌作斗爭。它們也會很快被新陳代謝的身體機能從感染部位清除。 這些藥物還表現出相當大的毒性,如肝損傷、手腳刺痛以及關節痛。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僅針對身體的感染區域。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藥物只能注射到肌肉中,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需要每天去診所或延長住院時間。 所有這些導致結核病患者難以堅持治療,并最終導致耐藥結核病菌株的產生和傳播。這些疾病更難治療,治療時間長達兩年。 但是,以納米藥物的形式治療結核病也許還有希望。研究人員已經在動物身上進行了實驗。 納米藥物是如何工作......閱讀全文
南非是全球肺結核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僅2007年,就有11.2萬人死于肺結核。原因是,在南非約80%的肺結核病患者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由于治療周期長(一般6到9個月),大部分病人很難完全服從治療要求。再加上肺結核治療藥物本身的生物活性差和副作用,導致病人出現藥物抵抗,如多種藥物抵抗型結核病(MDR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大會報告(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盛大開幕(詳見本網報道:光譜領域專家匯聚福州 共同探討光譜學發展),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日(北京時間)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將納米力學傳感器與激光技術結合,最近造出了一種火柴盒大小的設備,能在幾分鐘內測出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從而找出有效的療法,而不必再花幾個星期。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上》。
盡管人們在疾病診斷技術上的投入巨大,但是許多病癥的診斷方法仍然既繁瑣又昂貴,并且往往難以在癥狀不明顯的早期及時發現疾病。胰腺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早期胰腺癌并無明顯癥狀,但病情發展卻十分迅速。事實上,根據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CancerSociety)統計,高達8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后
為了對抗癌癥,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使用疫苗來刺激免疫系統識別并破壞腫瘤細胞,然而臨床上并不是總能得到所需的免疫應答,為了加強疫苗對免疫系統的效力--特別是對于偵測腫瘤細胞舉足輕重的T淋巴細胞--來自日內瓦大學、弗賴堡大學、慕尼黑大學以及拜羅伊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德國AMSilk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能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每年全世界有將近兩百萬人死于這一毀滅性疾病。現有抗生素能夠緩解結核病的癥狀,但治療往往持續數月并且難以將其根治,結果是這種疾病在治療數年之后頻頻復發。 人們已經對結核分支桿菌進行了多年研究,但至今
碳納米管很早就被認為是制造下一代晶體管的理想材料。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開發出的新型高性能碳納米管晶體管成功突破了純度和陣列控制兩大難題,在開關速度上獲得了比普通硅晶體管快1000倍、比此前最快的碳納米管晶體管快100倍的成績。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改進,而是碳納米管晶體管向正式商用邁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
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在于緊緊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現在國內外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都正在討論探索之中,沒有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能準確預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我們就在勇做領頭羊的進程中走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徐光憲 鄧
四、總體部署 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工作將緊緊圍繞深入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網絡強國、海洋強國、航天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15日,在PerkinElmer全“析”未來 珀金埃爾默新品發布會的會前,珀金埃爾默管理團隊邀請分析測試百科網等數家媒體進行訪談,管理團隊包括: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DAS)事業部市場副總裁 Steven Hardy先生,珀金埃爾默公司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個基因組,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 蛋白質組的概念與基因組的概念有許多差別,它隨著組織、甚至環境狀態的不同而改變。 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多種mRNA形式剪接,一個蛋白質組不是一個基因組的直接產物,蛋白質組中蛋
我們都知道機體健康離不開各種維生素,那么不同維生素到底對機體健康有哪些好處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NCI:大規模國際研究闡明維生素D或能有效降低機體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doi:10.1093/jnci/djy087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Jou
Paolo Macchiarini已經用人工氣管為十幾位患者進行了手術。 在過去5年里,世界上已經有十幾位患者接受了人工氣管移植手術,這種人工氣管是用最先進的干細胞技術制造而成的,但是治療結果卻千差萬別,批評者認為這種人工氣管的治療作用并沒有其開發者宣稱的那么好。 5年前,CLAUDIA 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