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規,皮膚組織的記憶T細胞能夠進入血液!
記憶T細胞是一種“記仇”的細胞,能夠長期識別那些以前侵擾過機體的特定微生物。在病原體再次入侵時,可以使免疫系統作出迅速的反應。研究發現記憶T細胞可以分為循環和組織駐留兩類細胞群。循環記憶T細胞可以在血液、淋巴液和組織液中存在,而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TRM)存在于非淋巴器官中。 位于屏障組織表面的TRM細胞表達標志物CD103和/或CD69,這些標志物的功能是將這些細胞保留在上皮組織中。在人類中,TRM細胞的長期遷移行為和它們重新進入血液循環并可能遷移到遠處組織部位的能力都沒有被研究過。在小鼠皮膚中,TRM細胞主要存在于真皮中,而在人體主要為真皮和表皮隔室。在人類皮膚中,大多數CD4+ T細胞表達CD69,部分表達CD103,并且多數表達皮膚淋巴細胞抗原(CLA)。 通過組織外植體培養物和皮膚移植小鼠模型,研究人員發現皮膚中的CD4+CD69+CD103+TRM細胞可以下調CD69,并且離開皮膚等屏障組織。還可以在人類淋巴......閱讀全文
簡述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發病機制
目前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除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被認為與人類嗜T細胞病毒(HTLV)有關,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被認為與Epstein-Barr病毒(EBV)有關以外,其他類型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尚未發現明確的相關環境因素。皮膚歸巢T細胞的免疫學異常、細胞遺傳學異常、細胞對
Science子刊:抹掉T細胞的記憶或能逆轉白癜風癥狀
研究人員發現,將一類T細胞的活性作為標靶可在小鼠的白癜風模型中恢復皮膚的色素沉著。他們的發現或能為實現比目前治療方法結果更為持久的新型白癜風治療奠定基礎。 白癜風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由T細胞攻擊并破壞產生黑色素的皮膚細胞所致,其結果是皮膚色素喪失及出現白色斑點。大約有1%的全球人口(即75
Science子刊:抹掉T細胞的記憶或能逆轉白癜風癥狀
研究人員發現,將一類T細胞的活性作為標靶可在小鼠的白癜風模型中恢復皮膚的色素沉著。他們的發現或能為實現比目前治療方法結果更為持久的新型白癜風治療奠定基礎。 白癜風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由T細胞攻擊并破壞產生黑色素的皮膚細胞所致,其結果是皮膚色素喪失及出現白色斑點。大約有1%的全球人口(即75
神經干細胞有助找回遺失的記憶:或能取自皮膚
即便是成人的大腦,其可塑性也比人們原本想象的要強很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人最終也難免罹患癡呆和認知功能缺失等疾病。不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未來有望利用神經干細胞再生人腦細胞,幫助恢復記憶。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道,最近,美國再生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阿什克·謝蒂及其團隊將提取的神經干細胞移植到
皮膚T細胞淋巴樣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因素(65%): 皮膚T細胞淋巴樣增生(帶樣和血管周圍型)可為特發性或由光過敏(以前稱光化性類網織細胞增多癥,現稱慢性光化性皮炎),藥物(通常為抗癲癇藥,但也有很多其他藥物),接觸性皮炎(所謂淋巴瘤樣接觸性皮炎)所致。 次要因素(35%): 其次為疥蟲或節肢動物叮咬,有些作者考慮將Je
皮膚T細胞淋巴樣增生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患者可有兩型損害中的一種,一種損害類似蕈樣霉菌病,呈廣泛性帶有鱗屑的紅斑,也可見較厚的斑塊,常由藥物所引起,另一種損害為較多的丘疹性或結節性損害,臨床上酷似B細胞淋巴樣增生,通常為特發性,罕由藥物引起,損害無自覺癥狀,表面光滑,呈紅到紫色,表皮不受累,亦無鱗屑,皮損消退后不遺留瘢痕,年輕女性多見
Science?Immunology?打破常規,皮膚中存在抗癌T細胞!
在最新發表的研究中,達特茅斯的諾瑞斯癌癥研究中心發現一種叫做常住記憶T細胞的獨特免疫細胞能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這項研究起源于他們發現患有白癜風這種自身免疫病的黑色素瘤病人會有很好的預后。白癜風是一種涉及正常健康黑色素細胞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它會導致皮膚紅斑色素沉著。通過使用黑色素瘤和白癜風的模型
關于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分類介紹
隨著人們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認識的不斷深入,對如此復雜各異的疾病譜系進行正確的分類成為了重要的問題。最新的分類系統依據疾病的臨床表現、腫瘤細胞的形態學以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的兩套分類方法結合起來,在2005年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進行了新的
Cell:皮膚中的調節性T細胞促進毛發再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開展小鼠實驗發現作為一類通常與炎癥控制相關聯的免疫細胞,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直接觸發皮膚中的毛囊干細胞分化,從而促進健康的毛發生長。他們發現,若缺乏這些免疫細胞,這些干細胞就不能夠再生毛囊,從而導
-Nature-Nano:新型電子皮膚能記憶信息
?????? 發明這款電子皮膚的科研人員們在《自然納米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在論文中說,科研人員們指出這項技術未來可以幫助有異常行為的病人,比如帕金森癥和癲癇患者。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盧楠書(音譯)是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他簡單介紹了這款電子皮膚的制作原理。科研人員將具有很強
Notch信號通路控制CD4陽性記憶T細胞的存活
為了保護機體免于遭受將來相同的病原體感染,CD4陽性T細胞能分化成記憶T細胞。于此相對的,還有一群名為自主活化的CD4陽性記憶T細胞會持續存在于組織中造成對身體的破壞。然而機體如何控制CD4陽性記憶T細胞種群穩定的詳細機制還不清楚。 本文的研究者們發現Notch信號通路中的一個蛋白Rbpj(r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
(一)治療 此型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預后良好,5年存活率為90%。損害放射療法療效很好。早期損害也可手術切除。化療可使損害消退,但通常迅即復發。約30%病例可發展為皮膚外腫瘤。此與淋巴結起源的CD30 陽性淋巴瘤預后不良呈明顯對比。 (二)預后 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預后良好,5年存活率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介紹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D30 positive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又稱原發性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為單發性或局限性皮膚損害,傾向潰瘍(50%)和自然消退(25%)。罕見于兒童,男性多于女性。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病因
目前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除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被認為與人類嗜T細胞病毒(HTLV)有關,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被認為與Epstein-Barr病毒(EBV)有關以外,其他類型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尚未發現明確的相關環境因素。皮膚歸巢T細胞的免疫學異常、細胞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檢查
組織病理:呈致密非親表皮性真皮浸潤,非典型細胞核大,有1到數個明顯的核仁,胞漿豐富。此種惡性細胞可進一步分為間變性,多形性和免疫母細胞性,但此種區別可能困難,在治療和預后上價值亦未定。 一、血象: 早期一般無特別,貧血見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貧血者,白細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
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診斷和治療
1. 組織病理學 對懷疑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患者首先要進行皮膚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以排除良性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部分皮膚T細胞淋巴瘤,如蕈樣肉芽腫進展緩慢,在臨床和組織學上可多年均無特異性改變,所以必要時需多次多點取材以取到最具有疾病代表性的皮損。 2. 免疫表型 利用石蠟或冰凍切片做
Nature雜志發表皮膚也有記憶的證據
10月18日Nature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以皮膚為研究對象,提供了免疫細胞以外的人體部分可以對炎癥響應有記憶的第一個證據。 通訊作者之一Elaine Fuchs教授認為,該發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療一系列疾病:“通過提高對炎癥的反應,這些記憶幫助皮膚保持其完整性,其中一個功能是有利于傷口愈
Nature雜志發表皮膚也有記憶的證據
傷疤會褪色,但皮膚會留下記憶。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傷口或其它有害的發炎經歷,會給皮膚中的干細胞帶來持久的記憶,讓它們更快地治療后續的傷害。 10月18日Nature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以皮膚為研究對象,提供了免疫細胞以外的人體部分可以對炎癥響應有記憶的第一個證據。
Cell重磅!-記憶性T細胞藏在骨髓中,提高免疫力!
即使攝入更少的熱量和營養,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通常仍能抵御他們已經遇到過的傳染病。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學家們說,這可能是因為記憶T細胞分布在人體各處,可以維持對感染因子的免疫反應。他們近日在《Cell》雜志上發表的對小鼠的研究還發現,節食的動物比不
J-immunol:記憶性T細胞參與移植排斥反應新機制
在機體抵抗外界微生物抗原的感染之后,效應T細胞能夠分化為記憶性細胞,從而提供有效的長期保護。而在器官移植過程中,微生物侵染引發的記憶性T細胞則能夠與異源的器官組織中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從而引起移植排斥反應。研究認為,TCR的親和度對于異體移植免疫反應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低親和力的記憶T細胞與高
皮膚相關淋巴組織的概念
中文名稱皮膚相關淋巴組織英文名稱cutaneo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CALT定 義表皮和真皮層中免疫細胞的總稱。包括角質形成細胞、朗格漢斯細胞、表皮內淋巴細胞和皮膚淋巴細胞等,其不僅是免疫應答的激發部位,且是免疫應答的效應部位。應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免疫
關于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又稱原發性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為單發性或局限性皮膚損害,傾向潰瘍(50%)和自然消退(10%)。罕見于兒童,男性多于女性。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特征性即可診斷。
治療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按低度惡性淋巴瘤對待,對放療和化療高度敏感。孤立或局限性病變可采用手術切除或局部放療,首次治療的完全緩解率95%以上,中位緩解期16個月,復發率約50%,多復發于原部位,50%復發時可累及皮膚外器官,但幾乎均為淋巴結。
關于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診斷和治療
1. 組織病理學 對懷疑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患者首先要進行皮膚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以排除良性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部分皮膚T細胞淋巴瘤,如蕈樣肉芽腫進展緩慢,在臨床和組織學上可多年均無特異性改變,所以必要時需多次多點取材以取到最具有疾病代表性的皮損。 2. 免疫表型 利用石蠟或冰凍切片做
記憶細胞的概念
記憶細胞是體液免疫中由B細胞分化而來的一種免疫細胞。體液免疫中,吞噬細胞對侵入機體的抗原進行攝取和處理,呈遞給T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再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記憶細胞對抗原具有特異性的識別能力,當抗原二次感染機體時,記憶細胞可直接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并產生抗體,與抗
Science子刊:經誘導的記憶T細胞亞群中病毒復制能力機制
治愈HIV-1感染的主要障礙是潛伏在靜止性CD4+ T細胞中的HIV-1病毒庫,這使得這種病毒能夠以一種讓免疫系統無法檢測到或不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影響的形式持續存在。一種治愈策略涉及誘導病毒基因表達,以便可以消除潛伏感染的T細胞。人們已經提出潛伏的HIV-1可能富含在特定的CD4+ T
發現激活記憶T細胞的活細菌,助力胎兒培養免疫系統
研究人員在胎兒的腸道、皮膚、肺和胎盤中發現了激活記憶T細胞的活細菌,這表明早期接觸微生物有助于培養免疫系統。 14周大的人類胎兒中腸的典型掃描電鏡顯示有細菌的粘膜區域(紅色箭頭) 在過去的十年里,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了胎兒的免疫系統比最初認為的發育的快得多,但是哪種抗原訓練新生的免疫細胞以及它如
周圍T細胞淋巴瘤的-組織病理學介紹
對懷疑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患者首先要進行皮膚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以排除良性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部分皮膚T細胞淋巴瘤,如蕈樣肉芽腫進展緩慢,在臨床和組織學上可多年均無特異性改變,所以必要時需多次多點取材以取到最具有疾病代表性的皮損。
科學家成功從人體傷口組織提取到皮膚干細胞
讓大量獲取皮膚干細胞成為可能,有望推動干細胞研究加速發展 韓國建國大學一研究團隊日前成功地從人體傷口周邊組織中提取到皮膚干細胞,此項成果有望推動干細胞研究加速發展。 首爾媒體報道說,在一項共同研究中,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剖腹產手術時產生的手術傷口組織中提取到干細胞,通過骨形態發生蛋白(b
CD30陽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臨床表現
損害通常為堅實性、紅色到紫色腫瘤,直徑可達10cm。無好發部位。常在皮膚上復發。但皮膚外或淋巴結受累者少見。局部淋巴結受累亦并不表明預后不良。CD30+皮膚T細胞瘤的一個亞型,為復發和消退的潰瘍性皮膚結節,類似壞疽膿皮病或蕈狀腫瘤。此型以往稱作退行性非典型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現已認為是一種皮膚T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