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又稱子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是中國15-44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癥,僅次于乳腺癌。宮頸癌是目前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可早發現早預防的癌癥。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目前預防宮頸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即接種HPV疫苗。 HPV疫苗是人類第一個用于預防惡性腫瘤的疫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HPV疫苗在國內上市后,受到很多女性的關注。那么HPV疫苗是否適合所有女性接種?它是否是唯一的預防措施呢?接種疫苗就等于進了“保險箱”嗎?我們邀請了相關專家為大家答疑。 三級預防阻擊宮頸癌 HPV感染非常普遍,大部分有性生活的男女都會感染HPV。目前已知HPV有150多種亞型,超過40個亞型可引起男女生殖器周圍的感染。大多數感染者都無明顯癥狀,但其中一些感染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包括生殖器疣和一些癌癥。全球范圍內約70%的宮頸癌是由HPV16 和HPV18這兩種亞型毒株感染引起的。 目前國際......閱讀全文
1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因果關系的揭示 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兩個病毒有關: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分別導致宮頸癌和艾滋病。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
2018年4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用于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以下簡稱九價HPV疫苗)。至此,全球已經上市使用的所有HPV疫苗品種在我國均有供應,能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疫苗接種的不同需求,為宮頸癌的預防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九價HPV疫苗上市了,此前上市的二價、四價疫苗
在女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是女性的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有將近50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主要發生在亞洲。 在近日召開的“亞洲—大洋洲生殖器感染和腫瘤研究組織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教授指出,99%的宮頸癌都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縮寫HPV)導致的
目前看來,“機械精子”還只是初步的實驗研究。所有的實驗都是從細胞級別開始做起的,之后是動物實驗,動物實驗成功后才能進入人體實驗,這其中包括很多環節,因此,要真正達到在臨床應用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牛、機械精子、宮頸癌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在去年年末,被聯系到一起。 據《美國癌癥學會納米
3月8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舉辦了“關注女性健康—HPV知曉”“關愛女性健康,做魅力女人”健康義診活動,涉及各類女性常見婦科、泌尿外科疾病。感染HPV≠宮頸癌 宮頸癌是世界第三大女性惡性腫瘤,是中國女性第二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類屬于
近一年隨著HPV疫苗的上市,HPV與宮頸癌幾乎要被說爛了,但是大家對HPV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 HPV陽性是不是就會發展成宮頸癌啊? 我現在HPV陽性,能不能接種疫苗? 我現在檢查出來HPV陽性,我能不能懷孕? …… 好,今天先解決一個問題,HPV感染和懷孕! 70%~80%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