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研究進展(2)
2.2.3 放射免疫沉淀試驗(RIPA) 本法是將病毒的蛋白與待測血清混合,如有HIV抗體,則同位素標記的HIV蛋白與之結合產生沉淀,沉淀物用配套的緩沖液和十二烷基硫酸(SDS)洗脫,即可將病毒抗原分離,最后病毒蛋白用放射自顯影鑒定,同時用已知的分子標記物比較。此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比WB實驗方法高,但費時且技術難度大,目前難以普及推廣。 3 CD4+和CD8+T淋巴細胞計數 計數CD4+和CD8+T淋巴細胞的數量,是以細胞內P24抗原作為標志,運用流式細胞儀對P24抗原陽性細胞進行計數。人體感染了HIV后,其主要病理過程是免疫系統的損害,主要表現為CD4+T細胞的丟失,絕對數量的減少,同時CD8+細胞數量增加,使CD4+和CD8+的比例失調。隨著CD4+數量的減少,患者逐漸產生各種癥狀,機會......閱讀全文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研究進展(2)
? 2.2.3?放射免疫沉淀試驗(RIPA) 本法是將病毒的蛋白與待測血清混合,如有HIV抗體,則同位素標記的HIV蛋白與之結合產生沉淀,沉淀物用配套的緩沖液和十二烷基硫酸(SDS)洗脫,即可將病毒抗原分離,最后病毒蛋白用放射自顯影鑒定,同時用已知的分子標記物比較。此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比WB實驗方法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檢測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體診斷。本文就近年來HIV檢測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1 抗原檢測?????????常用的HIV抗原檢測是P24抗原技術。機體感染HIV后,P24抗原是最早能從血清中檢出的病原學標志,通常感染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抗原檢測
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抗原抗體檢測可以同時檢出艾滋病病毒抗體和HIVp24抗原,廣泛用于臨床。與單純抗體檢測相比,提高了準確性,尤其是對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100%。此外,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檢測將艾滋病窗口期縮短至14~21天,有助于早期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足之處是,增加了非特異性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概述
本病毒為愛滋病人(Aids)的病原體,系引起細胞病變的靈長類逆轉錄病毒之一,屬逆轉錄病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亞科(Lentivirinae)。它于1983年 Montaginer 等首先從1例淋巴腺病綜合征患者分離到,命名為淋巴腺病綜合征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
酶聯法檢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測定方法] ELISA法 [方法學原理] 在微孔板上預包被高純度基因重組HIV(1型十Ⅱ型),與樣品中抗HIV抗體反應,同時加入HRP標記HIV(1型+Ⅱ型)抗原。然后用TMB底物作用顯色。通過酶標儀檢測吸光度(OD值)從而判定樣品中HIV抗體的存在與否。 [標本準備] 靜脈抽血2ml,不
概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檢測方法
艾滋病病毒檢測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礎,和其他大部分病原體檢測不同,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的主要方法包括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檢測、CD4+T淋巴細胞計數、艾滋病病毒耐藥檢測等。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的金標準,艾滋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核酸檢測介紹
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一般指檢測病毒RNA。病毒入侵體內后快速復制,可在血漿中檢測出病毒RNA,即病毒載量。通過測定病毒載量可以進行病程監控、治療方案指導、療效判定、疾病進展預測。病毒載量檢測也可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用于急性期/窗口期診斷、晚期患者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和小于18月齡嬰幼
酶聯法檢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實驗概要本實驗用ELISA法檢測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實驗原理在微孔板上預包被高純度基因重組HIV(1型加Ⅱ型),與樣品中抗HIV抗體反應,同時加入HRP標記HIV(1型加Ⅱ型)抗原。然后用TMB底物作用顯色。通過酶標儀檢測吸光度(OD值)從而判定樣品中HIV抗體的存在與否。主要試劑1.預包被微
酶聯法檢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實驗概要本實驗用ELISA法檢測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實驗原理在微孔板上預包被高純度基因重組HIV(1型加Ⅱ型),與樣品中抗HIV抗體反應,同時加入HRP標記HIV(1型加Ⅱ型)抗原。然后用TMB底物作用顯色。通過酶標儀檢測吸光度(OD值)從而判定樣品中HIV抗體的存在與否。主要試劑1.預包被微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測的介紹
HIV-1/2抗體檢測包括篩查試驗和補充試驗。HIV-1/2抗體篩查方法包括ELISA、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快速試驗(斑點ELISA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免疫層析等)、簡單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等。補充試驗方法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免疫印跡法,條帶/線性免疫試驗和快速試驗)和核酸試驗(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