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發布了2019-2020世界大學排名。CWUR按照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情況、高校教師教學水平及高校科研能力等綜合指標進行排名,共計2000所大學上榜,哈佛大學位列第一、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及芝加哥大學排名前十,東京大學排名13,北京大學排名59、清華大學排名70。世界大學排名前20名的高校如下:中國內地前20名的大學如下:......閱讀全文
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各類型最好大學排名等榜單,報告將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報告
6月15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GDI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2020)”(下稱“2020學科榜”),通過科學研究指數、人才培養指數、學科聲譽指數和二次評估指數四大一級指標科學評價516所院校藝術類學科外的90個學科。 “2020學科榜”評價體系以前瞻性和引領性為目標,已
6月10日,QS教育集團正式發布了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共有83所高校上榜,包括內地高校51所,港澳臺地區高校32所。 中國大學的總體排名情況已經連續數年呈上升趨勢,今年再度刷新了榜單。 大學排名 ,作為大學評價中呈現方式最直接,最易解讀和理解的評價方式之一,自面向大眾發布的那一日起,便
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離不開一流師資隊伍,一流師資隊伍的骨干力量是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在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各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各地區和高校紛紛出臺引才政策,其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尤為強烈。那么,哪些高校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成果顯著,哪些省市高端人才最集中?2020軟科中國大學
QS發布了2020全球最佳就業力大學排名。 在本次排名中,前五變化基本不大,悉尼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名次交換,MIT再次衛冕,斯坦福大學和UCLA分居第2、3名。前十中,中國占據2個席位,英國占據2個席位,澳大利亞占據2個席位,美國的大學占4個名次。QS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 2020:世界前十
2020年8月15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于2020年8月15日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北京大學名列第49,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居全球第58和第6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年2月3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12月1日到2019年11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經編輯部進行及時的整理,我們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年8月2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6月1日到2020年5月31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小編對其進行整理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高
雙一流建設以來,眾多高校摩拳擦掌,大力建設優勢學科、發展特色學科,推動學科整體實力提升。2020年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收官之年,中國高校在學科建設上成效如何?基于5月15日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本文從中提取了學科水平模塊的排名。 排名方法 學科水平是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
2020 年,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將繼續開展博士后國 (境)外交流項目(含引進項目、派出項目、學術交流項目、 “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中德博士后交流 項目)。具體申報工作安排如下: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項目內容 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資助優秀的外籍(境外)和留學博
北京時間2月19日零點,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20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來自中國大陸的高校連續三年在該排名前10名中占據7席。 清華大學蟬聯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首位, 北京大學連續兩年排名第二位。 保持前10位的7所大學分別為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燕山大學雄居2020中國地方雙一流大學排名前3甲 報告顯示,在最新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問鼎校友會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前5強。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問鼎校友會
(2020年6月29日)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0年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 此次排名的對象為全球
USNews發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 2021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涵蓋了分布在81個國家/地區的近1,500家院校,與去年保持一致。US News排名不單獨考量學校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是根據13項指標進行排名,這些指標衡量學校的整體學術研究表現以及其全球和地區聲譽。 今年USN
近日,USNews發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 2021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涵蓋了分布在81個國家/地區的近1,500家院校,與去年保持一致。US News排名不單獨考量學校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是根據13項指標進行排名,這些指標衡量學校的整體學術研究表現以及其全球和地區聲譽。 今年
作為深圳市高等教育的起點,2021年的深圳大學已經足以滿足人們對于深圳本土高等教育的期待。中央的高度關注給了它前所未有的高起點,深圳精神賦予了它體制創新的獨特基因,深圳市的大力支持讓它創造了堪稱奇跡的發展速度。既擁有一所年輕大學應有的創新活力,又具備著一所成熟大學應有的完善體制和清晰的發展路徑。如今
10月28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排名公布。 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涵蓋工程技術、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臨床前期與臨床健康、商業與經濟、法學、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心理學
8月19日,教育部學位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刊發了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撰寫的《“雙一流”建設的上行式評估》一文,其中透露了一些“雙一流”的評審標準。 文中提到,“雙一流”所采取的是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一流學科的評定采用專家委員會投票認同規則下的客觀評價,一流大學建設高
武昌首義學院問鼎2020中國民辦大學排名冠軍,三亞學院位列第5名 在全國民辦大學中,武昌首義學院綜合實力最強,問鼎校友會2020中國民辦大學排名冠軍,文華學院第2,山東英才學院第3,西安歐亞學院第4,三亞學院第5,山東協和學院第6,鄭州工商學院第7,武漢學院第8,西安培華學院第9,齊魯理工學院
倫敦時間2020年11月25日,QS發布了2021亞洲大學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1)。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共包含650所大學,比上一次的排名擴大了18%,是QS有史以來對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系統進行的最大規模的比較評估研究成果。其中中國大學的占
近日,軟科公布了2020年中國最好學科數量的排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份排名的具體情況。 軟科中最好排名指標體系主要是包括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高端人才這五大方面,并且下設了16個指標維度,共計50余項反映學科競爭力的客觀量化指標。這些數據的來源一般是從教育部、科技部以
未來5年,東莞理工學院將獲得3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構建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在日前舉行的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共建協議簽署儀式上,該校入選3所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之一。 那么,東莞理工學院將如何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資金從哪里來又將怎么花?當前遇到的困難又是什么?21日,東莞理工學院就相
不久前,清華大學發布“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結果,宣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此外,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專家評議會也均宣布步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然而,輿論對各個學校這一“自評”的“雙一流”專家評議會意見并不買賬。在那之后,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也表示,“我們要清
世界一流大學的概念反映的是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研究型學術機構的規范和價值——特別是美國和西歐的。這種理念基于德國的研究型大學,特別是在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對這種模式認可后,其在19世紀末成為主導的學術思想。(Philip G. Altbach) 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
世界大學排名作為能方便大眾直觀判斷大學發展水平的排名榜單,備受社會關注。 近期,青塔匯總了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中,中國內地高校上榜情況。 并在2016到2020這一建設周期內,對國內高校在三大國際榜單上的排名進步位次做了統計
對每一位提交論文的作者而言,最忐忑的可能是論文提交后是否能被送審,以及能否得到修改的機會。同行評議,這個當代科技出版必經的過程,已經成為確保科學發表記錄可信、嚴謹、品質的關鍵一環。誠然,對于同行評議的質疑也一直伴隨其左右,但與其對學術出版做出的重要且關鍵作用而言,它仍舊是目前學術出版的“哨兵”。
在我國近3000所高校中,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僅有百余所,其中教育部直屬管理的占了大部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實力較強、學科特色鮮明。 當然,在為數眾多的地方所屬高校中,也有一些表現極為亮眼的高校,它們的實力甚至遠超很多部屬高校。這當中,深圳大學絕對值得一提。 起源:改革基因與“深圳速度”
九月,世界最權威排名機構之一的U.S. News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了第35屆最佳大學排名。本次發布的榜單主要包含美國大學綜合排名、公立大學排名和文理學院排名等。綜合大學排名中,除芝加哥大學降至第6名外(下降3位),前三名基本沒有變化,冠軍寶座仍然屬于
7月20日,南方教育智庫大學第三方課題組《2020年中國內地大學第三方評價綜合研究報告》正式出爐。《大學第三方評價綜合研究報告》自2017年起連續4年發布,目前已形成《中國內地大學第三方指數報告》《世界大學第三方指數報告》《全球四大灣區高等教育第三方指數競爭力報告》等系列評價報告,分別對大學、區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排名方法 在已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重大成果維度屬于重大項目與成果模塊,包含6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