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帝王將相的成功并不容易。或是一將成萬骨枯,又或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以為人可以為了成功不折手段,萬萬沒想到癌細胞的“不死之謎“也是如此。 而這一“不死之謎”目前已被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們所發現。他們表示:癌細胞在化療中靠著“同類相食”的方式吞噬相鄰細胞來求生。并且這類同類相殘的行為可以為癌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并為化療結束后的腫瘤復發奠定基礎。該論文已于9月17日在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JCB)上發表。DOI: 10.1083 / jcb.201904051 為什么乳腺癌化療預后不良? 乳腺癌的化療藥物如阿霉素(doxorubicin)等,大致都是通過破壞 DNA 來殺死腫瘤細胞的,但是這樣的化療藥物往往也會在最初治療后誘導癌癥復發。究其原因:相關化療藥物保留了癌細胞中 TP53 基因的拷貝。經過化療后的癌細胞并不會因DNA 損傷而死亡,而只是停止了增殖,進入......閱讀全文
細胞免疫療法是癌癥治療的最新領域,在其中誕生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及CAR-T療法都在癌癥治療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過采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再進行基因工程修飾之后再回輸到體內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在血液瘤方面的治療效果顯著。 2016年,以CAR-T免疫細胞治療為代表的細
(一) 2002年初,40歲的Joseph Rick被診斷為晚期黑色素瘤,一年多后,所有治療宣告失敗,癌癥也已經轉移到全身,他體重從200斤降到80斤,生命岌岌可危。2003年底,醫生告訴了他實情,勸他回家做好最壞打算。2003年圣誕節,Joseph給自己買的圣誕禮物是一塊墓地。 但13年后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癥療法耐受研究上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Science Immunology 【1】Science子刊突破!中國科學家開發抗體納米顆粒破解腫瘤免疫耐受難題! doi:10.1126/sciimmunol.aau6584 利用抗體對
流言1 化療殺人已經被實踐證明 流言:化療殺人已經成為醫療界的基本常識,并且已經被實踐證明化療只會加速患者死亡,因此只做手術拒絕化療的人比比皆是。 真相:上述流言源自一篇《化療殺人已被實踐證明》的帖子。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指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不斷研究來深入探索癌細胞對靶向性藥物或療法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同時研究者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在此對此進行了盤點。 【1】新研究揭示癌細胞耐藥機制 聯合用藥讓癌癥不再回來 doi: 10.1093/nar/gkw1026 最近科學家們在理解癌細胞為何抵抗化療問題上取得了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腫瘤的預防與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臨床上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療法的結合使用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壽命以及生活質。然而,在很多情況下,腫瘤組織還是會出現較強的抗藥性,使得治療結果往往不佳。因此,進一步探究癌細胞的耐藥性的產生以及尋找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期為大家帶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腫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I:為何癌癥靶向免疫藥物有時會失效? DOI: 10.1172/JCI128644 近日,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做出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發現有助于科學家理解為什么某些腫瘤微環境中缺乏
自古以來,人類就追求青春常在,生命不老。在蒙昧的遠古時代,人們企圖借助神靈或一種隱形的力量來煉制“仙丹靈藥”,達到“長生不老”。近代,科學家則運用日漸先進的研究手段,從群體、細胞、分子、基因水平上,逐層深入,研究衰老的秘密。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先后提出的學說不下20余種,但是很多學說并沒有得到
6月6日,《Science Signaling》期刊發表一篇題為“Intercellular transmission of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promotes survival and 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cells”的
1研究動態全球權威機構重磅發布:預防癌癥,最新10條建議出爐!5月24日,全球權威癌癥機構——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聯合發布了2018版癌癥預防報告,從飲食、營養和運動等方面提出了十條【防癌建議】。他們的目標是,經過合理的預防,不會再有人患上可預防的癌癥。重大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將治療癌癥的重點放在了癌細胞本身,比如如何利用特殊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腫瘤微環境在癌細胞增殖、擴散轉移以及對多種療法的耐受性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這種所謂的腫瘤微環境到底是如何促進癌癥發展的呢?本文中小編就對多篇文章進行了整理,來闡明腫瘤微環境
所有的細胞都需要營養,眾所周知,癌細胞對能量的需求非常大。因此,癌細胞必須改變它們的新陳代謝,以提供它們生存、生長和擴散所需的額外能量。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利用癌細胞這種貪婪的新陳代謝,作為抗癌新療法的靶標。最近,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腎細胞癌的一個有用靶標。2016年2月1日
眾所周知,偉哥,是一種能夠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物。俗稱神奇的逍遙丸。但最近科學家卻發現,偉哥不僅能治療男性生理問題,它還有具有神奇的功效!不僅如此,對于很多華人來說,偉哥,更是一種“續命藥”!想不到,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藍色藥片,竟然還能這樣...1.偉哥+流感疫苗=癌癥克星 根據《Daily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腫瘤一直是科學家們想要攻克的難題,也一直在探尋腫瘤治療的方法。2016年,國內外的科學家們在腫瘤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績,下面讓我們來看看2016的腫瘤研究都有哪些進展吧。 2016年1月8日,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細胞能夠快速增殖的機理,并且將此作為癌癥治療的靶點。
巨噬細胞介導的程序性細胞去除(PrCR)在腫瘤監視和消除作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阻斷腫瘤細胞上的“不吃我(don’t-eat-me)”信號CD47,可讓已表達的“吃我(eat-me)”信號誘導PrCR消除腫瘤細胞。到目前為止,巨噬細胞識別并吞噬腫瘤細胞的分子機制仍不明確。 在2月2日的《PN
在《Molecular Cell》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一種被視作是在早期癌癥形成過程中充當腫瘤抑制因子的蛋白——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在細胞一旦進入到癌前狀態后實際上可對癌癥起促進作用。 這一研究發現讓調查者們感到驚喜,它增大了一種誘人的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8年就剩下最后的15天時間了,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2018年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梳理解讀,分享給大家! 【1】Science:特定腸道共生細菌能夠提高癌癥免疫療法的治療成功率 doi:10.1126/sc
雖然人類已經不懈努力的研究了幾十年,但是到目前為止還無法攻克癌癥。然而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癌癥不少的致命弱點,正在積極進行研究,基于這些致命弱點開發新的藥物和療法。因此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發現的癌癥治療新靶標,分享給大家。 【1】Nature:蛋白過度表達可能是癌細胞的致命弱點 DOI: 10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就對“高劑量維生素C對抗癌癥”充滿期待。已有研究表明,高劑量維生素C能夠選擇性殺傷癌細胞,包括胰腺癌、肝癌、結腸癌和卵巢癌。然而,也有學者發現,維生素C會干擾化療藥物的抗癌效果。 8月17日,《Cell》期刊在線發表一篇題為“Restoration of TET2
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并沒有營養品廠商吹噓的神效。 1964年,兩次諾貝爾獎得主(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在他 65歲的這一年,他開始每天往他的早餐橙汁中加維生素C。這看起來就像往可樂中加糖一樣,但他堅信這一做法
5月份就要過去了,生物谷小編根據本站報道的Cell、Nature和Science文章的點擊量,對讀者們關注度比較高的文章進行了盤點,這三大期刊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生物學領域的進展,但仍然十分具有指導性,囊括了生物學各個領域的部分最前沿進展。癌癥,HIV以及腸道微生物仍然是讀者們最為關注的幾個領域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特殊模型來助力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es.wikipedia.org 【1】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doi:10.1101/2020.02.26.961938 近日,一篇發表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特殊模型來助力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es.wikipedia.org 【1】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doi:10.1101/2020.02.26.961938 近日,一篇發表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來解讀測序技術在闡明癌癥發生機制、癌癥診斷及療法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與各位一起學習!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顯子測序結果 幫助找到最佳癌癥治療藥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JAMIA上
提起辣椒,相信很多人莫名地會流口水,油潑辣子、辣子雞丁等等美食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辣椒,辣椒不僅能夠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而且其對機體健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盤點了辣椒對機體健康的諸多好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發現吃辣椒可預防腸道腫瘤 科學日報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磅級研究成果,共同聚集科學家們在肺癌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分享給大家! 【1】Cell:非吸煙肺腺癌的基因組重排早在癌癥確診前30年就已存在 doi:10.1016/j.cell.2019.05.013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院(KAIST)和首
腫瘤干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具有啟動和重建腫瘤組織表型能力的腫瘤細胞。前期研究均表明,腫瘤干細胞參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和對化療和放療耐受。因此,靶向腫瘤干細胞的治療策略將有望為癌癥的治療帶來希望。科學家們也在腫瘤干細胞的研究中投入了不少精力,試圖通過腫瘤干細胞的研究解決腫瘤起源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