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發生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10月5日,尼日爾農業與畜牧業部向OIE報告稱,尼日爾發生3起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9月26日得到確認。3期疫情均發生于蒂拉貝里省,疫情源頭為在放牧/飲水時與受感染動物接觸。 經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具體發病情況如下: 受影響動物數量 疫情統計......閱讀全文
尼日爾發生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10月5日,尼日爾農業與畜牧業部向OIE報告稱,尼日爾發生3起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9月26日得到確認。3期疫情均發生于蒂拉貝里省,疫情源頭為在放牧/飲水時與受感染動物接觸。 經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具體發病情況如下: 受影響動物數量
炭疽桿菌介紹(二)
?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一)致病性 人類主要通過工農業生產而感染。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接觸污染物品可發生下列疾病: 1.皮膚炭疽最常見,多發生于屠宰、制革或毛刷工人及飼養員。本菌由體表破損處進入體內,開始在入侵處形成水癤、水皰、膿皰、中央部呈黑色壞死,周圍有浸潤水腫、如不及時治療,細菌可進一步
炭疽桿菌介紹(一)
?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屬于需氧芽胞桿菌屬,能引起羊、牛、馬等動物及人類的炭疽病。炭疽桿菌曾被帝國主義作為致死戰劑之一。平時,牧民、農民、皮毛和屠宰工作者易受感染。皮膚炭疽在我國各地還有散在發生,不就放松警惕。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染色 炭疽桿菌菌體粗大,兩端
克羅地亞發生炭疽桿菌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3月30日,克羅地亞農業部獸醫和食品安全局向OIE報告稱, 克羅地亞發生一起炭疽桿菌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2020年3月28日得到確認,疫情發生于斯普利特-達爾馬提亞縣錫尼鎮的一家農場。經尸檢、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有19頭牛疑似病例,其中1頭發病死
炭疽桿菌的培養特性
炭疽桿菌需氧或兼性厭氧,在普通培養基中易繁殖,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值為7.2~7.4在瓊脂平板培養24h,生成直徑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邊緣不整齊,呈卷發狀,在普通肉湯中培養18~24h,管底有絮狀沉淀生長。
緬甸再次發生炭疽桿菌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5月22日,緬甸畜牧漁業部向OIE通報稱,緬甸發生了炭疽(Bacillus anthracis)疫情,2019年6月24日,緬甸再次報告了炭疽疫情。 本次疫情于2019年5月15日得到確認。事發地位于緬甸實皆省的一個村庒中。本次疫情源頭未知。
炭疽桿菌的形態與染色
炭疽桿菌菌體粗大,兩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節狀,無鞭毛,無動力,革蘭染色陽性。本菌在氧氣充足、溫度適宜(25~30℃)的條件下易形成芽孢。芽孢呈橢圓形。位于菌體中央,其寬度小于菌體的寬度。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形成莢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氫鈉的培養基中,孵育于CO2環境下,也能形成莢膜,形成莢膜是毒性特征
炭疽桿菌的基本內容介紹
炭疽桿菌屬于需氧芽孢桿菌屬,能引起羊、牛、馬等動物及人類的炭疽病。炭疽桿菌的自然宿主包括草食性野生動物(象、鹿、羚羊等)和家畜(牛、羊、馬、驢和駱駝等)。人類自然感染主要是因為接觸污染的動物尸體和皮毛,接觸被感染動物污染的土壤;也可因食用加熱不充分的病畜肉導致腸炭疽或吸入帶有芽孢的塵埃引起肺炭疽
炭疽桿菌疫苗的作用及用途
中文名稱炭疽桿菌疫苗英文名稱bacillus anthracis vaccine定 義一種用減毒炭疽桿菌活菌制成的預防炭疽的活疫苗。應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應用免疫(二級學科),免疫預防(三級學科)
關于炭疽芽孢桿菌的相關介紹
炭疽桿菌屬于需氧芽孢桿菌屬,能引起羊、牛、馬等動物及人類的炭疽病。炭疽桿菌的自然宿主包括草食性野生動物(象、鹿、羚羊等)和家畜(牛、羊、馬、驢和駱駝等)。人類自然感染主要是因為接觸污染的動物尸體和皮毛,接觸被感染動物污染的土壤;也可因食用加熱不充分的病畜肉導致腸炭疽或吸入帶有芽孢的塵埃引起肺炭疽